虎夷长想蕙兰踪,螺渚幸修桑梓恭。
诗造本情天下诵,学传正统世儒宗。
三山过客日无数,四海闻人此一逢。
官烛行行送归路,半村无月海云重。
虎夷长想蕙兰踪,螺渚幸修桑梓恭。
诗造本情天下诵,学传正统世儒宗。
三山过客日无数,四海闻人此一逢。
官烛行行送归路,半村无月海云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亦之的作品,题为《同安抚赵子直饯朱晦庵于怀安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朱晦庵的敬仰之情以及与他相聚的珍贵时刻。首句“虎夷长想蕙兰踪”以虎夷之地比喻朱晦庵的高尚品格,如同蕙兰般清雅;“螺渚幸修桑梓恭”则表达了对故乡的尊重和对朱晦庵的恭敬态度。接下来的两句“诗造本情天下诵,学传正统世儒宗”,高度赞扬了朱晦庵的文学才华和学术影响力,他是诗坛的典范,儒学的正宗。
“三山过客日无数,四海闻人此一逢”描绘了朱晦庵受到各地人士的景仰,而诗人能在此相遇实属难得。最后一句“官烛行行送归路,半村无月海云重”以夜晚送别的情景作结,官家的蜡烛照亮归途,但村庄半掩在重重海云之下,渲染出一种离别的淡淡哀愁和对友人的深深祝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朱晦庵的敬仰和与之交往的珍贵记忆,体现了宋代理学士人的风范和对学问的尊崇。
白鹭敞西轩,檐宇穷爽垲。
千峰若连环,翠色不可解。
是时天宇旷,六幕无纤霭。
金斗熨秋江,素练横衣带。
乾坤清且敛,气象朝昏改。
芦花作雪风,飞舞来沧海。
九霄汀鹭起,万里樯乌快。
月上三山头,鸟没横塘外。
苍茫洲渚寥,错落星斗大。
开尊屏丝竹,披襟向萧籁。
余生本江湖,偃蹇欣所会。
清兴虽自废,苦嗜亦吾累。
鱼龙凭夜涛,四面忽滂湃。
安得燃犀灯,煌煌发水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