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波漾蛙子,古书形似之。
可惜书废久,时人无能知。
清波漾蛙子,古书形似之。
可惜书废久,时人无能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伯仁的《梅花喜神谱》,其中的“清波漾蛙子,古书形似之。可惜书废久,时人无能知。”几句,描绘了诗人对古书的怀念和对知识传承断裂的哀叹。
"清波漾蛙子,古书形似之" 这两句用鲜明的笔触勾勒出古书的形态。这里的“清波”指的是水面平静如镜,可以映射出物象;而“蛙子”则是古代字体的一种,比喻古书上的文字简洁而有力,宛如蛙跳在水面上所留下的印记。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古书的美感,更透露出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可惜书废久,时人无能知"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哀叹。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珍贵的古籍已经变得破旧不堪,而当代的人们又无法领略其中的智慧和美好。这不仅是对物质文物损毁的一种遗憾,更是对精神文化传承中断的一种悲哀。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和古书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与文化传统的深切情感,以及面对时代变迁、物是人非时所产生的无奈与惆怅。
寄言天上,石麒麟、化作人间英物。
醉拥诗兵驱笔阵,百万词锋退壁。
世事空花,赏心泥絮,一点红炉雪。
识时务者,当今惟有俊杰。
我本浩气天成,才逢知己,便又清狂发。
富贵于我如浮云,且看云生云灭。
羊石论交,鹅湖惜别,别恨多于发。
共君千里,登楼何患无月。
有一修行法,不用问师传。
教君只是,饥来吃饭困来眠。
何必移精运气,也莫行功打坐,但去净心田。
终日无思虑,便是活神仙。不憨痴,不狡诈,不风颠。
随缘饮啄,算来命也付之天。
万事不由计较,造物主张得好,凡百任天然。
世味只如此,拚做几千年。
稻花花中王,桑花花中后。
馀花皆嫔妃,以色媚左右。
稻花吹早香,风露千万亩。
上以奉玉食,粢盛及醴酒。
下以饱苍生,亿兆餔其口。
桑花虽无华,红葚映纤手。
皇后首亲蚕,六宫承傅姆。
天生众裸虫,无羽毛飞走。
匪此皆冻死,性命安得有。
予谓二花者,斯民之父母。
昔予赋麦花,适当来牟候。
未及歌二花,三花谁可后。
请续时夏诗,以为风化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