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闻黄氏旧林皋,今日登临第一遭。
海气万重天外画,江山一览客中豪。
榕因送籁声偏永,鹤不惊寒啸愈高。
自少能诗曾搁笔,不期从此再抽毫。
久闻黄氏旧林皋,今日登临第一遭。
海气万重天外画,江山一览客中豪。
榕因送籁声偏永,鹤不惊寒啸愈高。
自少能诗曾搁笔,不期从此再抽毫。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冬季游览鹭岛榕林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文学创作的渴望。
首联“久闻黄氏旧林皋,今日登临第一遭”点明了诗人对这片林地的期待已久,今日终于得以亲临,表达了初次造访的兴奋与新奇感。
颔联“海气万重天外画,江山一览客中豪”以壮丽的海景为背景,将眼前的江山美景比作一幅画卷,置身其中的诗人仿佛成为了豪情满怀的旅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内心的豪迈。
颈联“榕因送籁声偏永,鹤不惊寒啸愈高”通过描写榕树的悠长声响和不被寒冷惊扰的鹤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尾联“自少能诗曾搁笔,不期从此再抽毫”则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追求,尽管曾经有过搁笔的时刻,但这次的游览激发了他再次提笔的欲望,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与热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文学创作的不懈追求,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猛兽在深山,藜藿亦寿考。
况也济乱流,干城国之宝!
一朝捐宾客,三军哭孤岛;
李代桃亦僵,蒯易丝逾扰。
吁嗟周遗民,去作流离鸟;
路逢故鬼语,死生何草草!
野死媚乌鸢,水死蛟龙饱;
哀哉失所天,人命不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