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兽在深山,藜藿亦寿考。
况也济乱流,干城国之宝!
一朝捐宾客,三军哭孤岛;
李代桃亦僵,蒯易丝逾扰。
吁嗟周遗民,去作流离鸟;
路逢故鬼语,死生何草草!
野死媚乌鸢,水死蛟龙饱;
哀哉失所天,人命不自保!
猛兽在深山,藜藿亦寿考。
况也济乱流,干城国之宝!
一朝捐宾客,三军哭孤岛;
李代桃亦僵,蒯易丝逾扰。
吁嗟周遗民,去作流离鸟;
路逢故鬼语,死生何草草!
野死媚乌鸢,水死蛟龙饱;
哀哉失所天,人命不自保!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英雄张煌言的《蒿里曲》,表达了他对国家危亡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和悲愤。诗中以猛兽比喻自己,即使身处困境,仍愿为国家效力,如同守护边疆的干城。然而,一旦失去支持,他就像被抛弃的宾客,连三军也为他的离去而哀泣。诗人用"李代桃僵"和"蒯易丝逾扰"来形容自己的牺牲和朝廷的纷乱,感叹自己如同失去家园的周朝遗民,生活动荡不安。
诗中"路逢故鬼语,死生何草草"描绘了战乱中生死无常的景象,令人感叹人生的短暂与无常。"野死媚乌鸢,水死蛟龙饱"则揭示了战争的残酷,生者为乌鸢所食,死者则成为水中的鱼鳖之食。最后,诗人痛心疾首地表达了对天下苍生失去庇护,生命无法自保的悲哀。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张煌言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乱世的深切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