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穿林入,高楼面水开。
鸟将云并宿,客与月同来。
竹色四时雨,泉声半夜雷。
乍惊衣袖湿,露下泛舟回。
曲径穿林入,高楼面水开。
鸟将云并宿,客与月同来。
竹色四时雨,泉声半夜雷。
乍惊衣袖湿,露下泛舟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宿栖云阁的夜晚景色。首联“曲径穿林入,高楼面水开”以“曲径”和“高楼”为引子,描绘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穿过茂密的树林,最终通向一座面向水面的高阁,营造出一种隐秘而幽静的氛围。
接着,“鸟将云并宿,客与月同来”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鸟儿与云朵相伴而眠,而远方的客人则在月光的引领下抵达此地的情景,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色彩。
“竹色四时雨,泉声半夜雷”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自然之美,四季常绿的竹林在雨水的滋润下更加生机勃勃,而山间清泉在夜半时分仿佛雷鸣般潺潺流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自然韵律。
最后,“乍惊衣袖湿,露下泛舟回”以“乍惊”二字巧妙地表达了意外之喜,当诗人发现自己的衣袖被露水打湿时,不禁惊喜于这不期而遇的清凉与湿润,随后泛舟归去,留下了一段悠然自得的回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情感体验的深刻捕捉,展现了宿栖云阁之夜的静美与诗人的闲适心境,是一首充满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居庸关,何险巇,天地造设非人为。
连峰叠嶂青不断,限隔胡虏严京师。
巨灵运斤如霹雳,鼓断山腰百馀尺。
六丁辇石投尾闾,两京关门从此辟。
大明普照华夷同,因天设险施人功。
四山雉堞绕云雾,半空楼阁摇玲珑。
重门击柝待暴客,凿石为枢铁为国。
戎车不得方轨行,一卒当关万夫敌。
羌胡得路争求归,马驰络绎无休时。
不论汉世谢西域,绝似成周通九夷。
吾皇修德不在险,直环四海为天堑。
山后诸州尽版图,汉南千里俱耕敛。
雕题拳发奉外藩,九服面内王畿尊。
居庸乃是畿甸之北门,畴昔之险奚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