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灯虚馆凄清夜,细雨萧萧乱客肠。
秋入关门悲鼓角,年来驿路老星霜。
家临济水菰芦白,垄接南山黍谷黄。
千里故园愁阻绝,梦还京国亦他乡。
明灯虚馆凄清夜,细雨萧萧乱客肠。
秋入关门悲鼓角,年来驿路老星霜。
家临济水菰芦白,垄接南山黍谷黄。
千里故园愁阻绝,梦还京国亦他乡。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夜雨中独宿潼关的凄凉景象。首句“明灯虚馆凄清夜”,以明灯照耀下的空寂馆舍,渲染出夜晚的孤寂氛围。接着“细雨萧萧乱客肠”,细雨纷飞,搅动着旅人的思绪,情感深沉而复杂。
“秋入关门悲鼓角,年来驿路老星霜”两句,将季节的更替与个人的年华流逝相结合,通过秋风、鼓角声和星霜的描写,表达了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感慨。关门内外,秋风瑟瑟,鼓角声声,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家临济水菰芦白,垄接南山黍谷黄”则转向对故乡的回忆与思念。济水边的芦苇白茫茫一片,南山下的黍谷已是一片金黄,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千里故园愁阻绝,梦还京国亦他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即使在梦中回到京城,也仍旧是异乡。这种矛盾的情感,既是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也是对理想家园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生思考。
少年入众先行乞,最初一步须牢实。
多见时流昧此心,施受之间两无益。
信心人,一粒米,重似丘山曾不止。
持来岂是得便宜,未了分明著他底。
贤禅贤禅宜努力,诸佛众生从此出。
逆行顺行忽相当,户户门门成大吉。
庵中有主从君住,无主外来俱得路。
云烟眯目山碍膺,榛莽欺人溪涧怒。
看他本色住庵人,捏聚大千无一尘。
自见泥牛斗入海,不记住来经几春。
头陀头陀休趁鬨,一世初无一炊梦。
口边白醭未暇揩,谁能更乞诸方颂。
持来抛放烈焰中,归种香山芋与菘。
蓦地钁头轻筑著,林间石虎吼天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