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宴清言殿作柏梁体诗》
《宴清言殿作柏梁体诗》全文
南北朝 / 萧绎   形式: 古风

玉衡七政转璇玑。升降端揆而才非。

澄镜朱紫?难追。

(0)
鉴赏

此诗以柏梁体形式创作,风格深沉,寓意深远。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象征与隐喻,探讨了政治、人事以及自然法则之间的复杂关系。

“玉衡七政转璇玑”,开篇即以天文学中的重要元素“玉衡”、“七政”和“璇玑”入题,象征着宇宙秩序与人间治理的关联。玉衡作为北斗七星之一,代表了宇宙的稳定与和谐;七政则指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曜,它们的运行规律是自然界的法则;璇玑则是古代的天文仪器,用于观测星象,预示着帝王的德行与国家的命运。这一句通过天象的运转,暗示了政治治理应当遵循自然规律,保持公正与平衡。

“升降端揆而才非”,进一步阐述了政治治理的重要性。端揆,即宰相之位,象征着国家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然而,“才非”二字揭示了即使在最高权力的位置上,如果没有相应的才能与德行,也无法实现有效的治理。这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才选拔与能力匹配的重视,强调了领导者应当具备卓越的才能与高尚的品德。

“澄镜朱紫难追”,最后两句以镜子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朱紫,古代官服的颜色,分别代表不同的等级与职位。在镜子中,无论是高贵还是低贱,都能清晰呈现,寓意着无论身份如何,都应追求内心的纯净与真实。然而,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往往难以达到这种纯粹的状态。这句话既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天象、政治、人事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宇宙秩序、政治治理以及个人修养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萧绎

萧绎
朝代:南北朝   字:世诚   籍贯:南兰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508—554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猜你喜欢

偈颂七十六首·其三十七

此功德海无边际,流出当人一念中。

一念真心充法界,当知福报亦无穷。

(0)

颂古二十九首·其十七

镬汤无冷地,黄河辊底流。

金刚难插觜,脑后挂灯毬。

(0)

颂古十七首·其四

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坐筹帷幄,锻圣镕凡。

(0)

悼黄克强、蔡松坡,示刘栽甫·其一

旬日死二士,北斗方阑干。

自非平生交,独为长夜叹。

提携天下事,哽咽滔滔澜。

吾党复何言,要盟渝岁寒。

(0)

偈颂七十六首·其五十五

前念是凡,后念是圣。脱体无依,因邪打正。

须弥顶上击金钟,七佛如来合掌听。

(0)

颂古三十三首·其九

自从胡乱后,更不少盐酱。

开口便见胆,岂在语言上。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