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百代下,骋志百代前。
驰晖虽暂留,嘉木难长妍。
壮夫悔雕篆,毅士奋莫年。
自知非松乔,且得一日延。
尼衰怀梦周,聃老始出关。
百里半九十,傥励金石坚。
朝闻不虑夕,夕惕仍思愆。
箴警毋弃耄,篑土冀成山。
宝非秘密藏,虚无求真诠。
几先见天则,庶以明自然。
余生百代下,骋志百代前。
驰晖虽暂留,嘉木难长妍。
壮夫悔雕篆,毅士奋莫年。
自知非松乔,且得一日延。
尼衰怀梦周,聃老始出关。
百里半九十,傥励金石坚。
朝闻不虑夕,夕惕仍思愆。
箴警毋弃耄,篑土冀成山。
宝非秘密藏,虚无求真诠。
几先见天则,庶以明自然。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咏怀四首》之四,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人生、时间、努力与坚持的深刻见解。
首句“余生百代下,骋志百代前”开篇即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视野,诗人将自己置于历史的长河中,既回顾过去,又展望未来,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接下来的“驰晖虽暂留,嘉木难长妍”两句,以日光短暂停留和美好树木难以长久保持其美丽为喻,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美好事物的易逝,引人深思。
“壮夫悔雕篆,毅士奋莫年”则通过对比壮士与毅士的不同选择,强调了在不同阶段面对人生的态度与行动的重要性。壮士可能因过去的雕琢而后悔,而毅士则在晚年依然奋力向前,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自知非松乔,且得一日延”一句,诗人认识到自己并非仙人,但仍然珍惜每一天,追求生活的延长与充实,展现了对现实生活的积极态度。
“尼衰怀梦周,聃老始出关”引用了古代哲学家尼采和老子的故事,进一步探讨了人生的追求与智慧的获得。尼采晚年深陷疾病,但仍怀揣梦想;老子晚年离开函谷关,留下《道德经》,成为后世哲学的重要源泉。这两句话强调了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对真理的追求和智慧的传承。
“百里半九十,傥励金石坚”借用成语“百里半九十”,比喻在接近成功时更需努力,如同金石般坚定,不轻易放弃。
“朝闻不虑夕,夕惕仍思愆”表达了对时间的珍惜和对行为后果的反思,早晨听到的道理要时刻铭记,晚上反省自己的过失,体现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箴警毋弃耄,篑土冀成山”鼓励人们即使到了老年也不应放弃学习和进步,就像用一筐土堆成一座山一样,需要持续不断地积累。
“宝非秘密藏,虚无求真诠”指出真正的宝藏并非隐藏的秘密或虚幻的概念,而是通过实践和探索找到的真理。
“几先见天则,庶以明自然”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洞察与理解,认为通过观察和思考,可以揭示宇宙的奥秘,达到对自然的深刻认识。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引用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努力、智慧、道德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语言凝练,寓意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岁月流落何草草,古今七十世稀少。
我生二十五始仕,自计五十归须早。
馀年二十付閒适,等此三分少壮老。
迩来倏忽四十五,鬓发斑斑志灰槁。
况怀忧患在远途,惨淡冠裳雪皓皓。
人生苦非金石固,恒恐形神不自保。
悲欢昼夜正相半,此后信可知怀抱。
欲从今日巧相补,利路名场迹如扫。
五年纵复能几时,一寸光阴璧非宝。
虞翻骨相久己寒,子云晓事恨不蚤。
故园花柳虽未成,愿得强健晚亦好。
交战要难为达者,乘险那得窥大造。
试将此意一问天,长风南来万里道。
金篦与象签,净齿或伤廉。
青青槐树枝,一一霜下尖。
偶闻长者谈,物眇用可兼。
搜剔向老豁,其功颇胜盐。
两坚苦难入,薄肉忌太铦。
眷此木气馀,柔中末逾纤。
复有苦口利,用之代针砭。
余官自槐市,日夕映斋檐。
西风动中宵,乾雨鸣疏帘。
呼童事收拾,把束若虬髯。
试以苜蓿馀,风致殊清严。
作诗示君子,取才慎弃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