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刘朝美侍郎归蜀》
《送刘朝美侍郎归蜀》全文
宋 / 关耆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清议久不作,世无公是非。

祇因翻故纸,不觉蹈危机。

东壁梦初断,西山蕨正肥。

十年成底事,赢得载书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liúcháoměishìlángguīshǔ
sòng / guānsūn

qīngjiǔzuòshìgōngshìfēi

zhīyīnfānzhǐjuédǎowēi

dōngmèngchūduàn西shānjuézhèngféi

shíniánchéngshìyíngzǎishūguī

翻译
公正的议论已经许久没有出现,世间失去了公允的是非判断。
只是因为沉迷于研读古籍,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危险的境地。
东墙边的梦境刚刚醒来,而西山上的蕨类植物正长得繁茂。
十年的努力换来了什么结果呢,只落得满载书籍回家。
注释
清议:公正的议论。
故纸:古籍。
蹈:陷入。
东壁:象征理想或梦境。
西山蕨:隐喻现实或生活。
十年:长时间的努力。
底事:结果,成效。
赢得:落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关耆孙的作品,名为《送刘朝美侍郎归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友情和个人境遇的深刻反思。

"清议久不作,世无公是非。"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评判缺失的情况下,个人的行为没有得到正确的评价。这里的“清议”指的是公正的评论或讨论,而“久不作”则意味着长时间内这种声音缺乏,“世无公是非”进一步强调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正确与错误的界限变得模糊。

"祇因翻故纸,不觉蹈危机。"

诗人通过翻阅旧时的文字,意外地触碰到了危险的情境。这一句流露出诗人的警醒和自省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复杂性。

"东壁梦初断,西山蕨正肥。"

“东壁梦初断”可能指的是某种美好的愿景或理想刚刚开始消散,而“西山蕨正肥”则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蕨菜长势良好。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哀愁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自然美好的珍视。

"十年成底事,赢得载书归。"

在这最后一句中,“十年成底事”意味着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等待,一些事情终于有了结果或成就,而“赢得载书归”则表明诗人在这一过程中学到了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将这些收获带回故乡。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体会,以及对于知识和经验积累的珍视。

作者介绍

关耆孙
朝代:宋

关耆孙,字寿卿,青城(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人(《夷坚志·丙志》卷一九)。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除秘书正字,迁校书郎,出知简州。事见《南宋馆阁录》卷八。今录诗二首。
猜你喜欢

寿县尉

华阳传与纯阳诀,竹隐中间悟养生。

止心情澄不挠浊,浮云富贵澹无营。

龙铅虎箓交离坎,鹤算龟龄几甲庚。

唤起吟坛称寿句,夜来一点寿星明。

(0)

梅篱

庑下浮沈老伯鸾,树间寂寞隐申蟠。

主翁倘解怜芳洁,莫作藤萝枳棘看。

(0)

长相思·其一暮春

花飞飞。絮飞飞。三月江南烟雨时。楼台春树迷。

双莺儿。双燕儿。桥北桥南相对啼。行人犹未归。

(0)

扇子诗·其十

猛火横秋如烁,银河冷浸月脚。

三更独立梧桐,不恨夜凉衫薄。

(0)

殿柱记

苍龙甲戌岁,修筑周公殿。

文翁至高君,学校已再变。

顺考兴平年,寔纪汉之献。

或云钟会书,入木字隐见。

自献而至会,朔历斗杓转。

会初入蜀时,意不止弱禅。

有如猿猱系,百巧欲伺便。

杀女不作难,机锋剧刀箭。

会书固出繇,家法素所善。

至学艾笔迹,暮夜走邮传。

老昭岂易欺,真伪猝难辨。

欺昭尔尚可,蜀士多秀彦。

当其下笔时,宁不愧颜面。

虽蒙黼藻文,不掩粪土贱。

周公傥有灵,白日下雷电。

(0)

扇子诗·其一

无适无莫羲皇人,不忧不惧击壤民。

只有太平容易事,更于何处费精神。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