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殿柱记》
《殿柱记》全文
宋 / 李石   形式: 古风

苍龙甲戌岁,修筑周公殿。

文翁至高君,学校已再变。

顺考兴平年,寔纪汉之献。

或云钟会书,入木字隐见。

自献而至会,朔历斗杓转。

会初入蜀时,意不止弱禅。

有如猿猱系,百巧欲伺便。

杀女不作难,机锋剧刀箭。

会书固出繇,家法素所善。

至学艾笔迹,暮夜走邮传。

老昭岂易欺,真伪猝难辨。

欺昭尔尚可,蜀士多秀彦。

当其下笔时,宁不愧颜面。

虽蒙黼藻文,不掩粪土贱。

周公傥有灵,白日下雷电。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殿diànzhù
sòng / shí

cānglóngjiǎqusuìxiūzhùzhōugōng殿diàn

wénwēngzhìgāojūnxuéxiàozàibiàn

shùnkǎoxīngpíngniánshíhànzhīxiàn

huòyúnzhōnghuìshūyǐnjiàn

xiànérzhìhuìshuòdòusháozhuǎn

huìchūshǔshízhǐruòchán

yǒuyuánnáobǎiqiǎo便biàn

shāzuònánfēngdāojiàn

huìshūchūyáojiāsuǒshàn

zhìxuéàizǒuyóuchuán

lǎozhāozhēnwěinánbiàn

zhāoěrshàngshǔshìduōxiùyàn

dāngxiàshíníngkuìyánmiàn

suīméngzǎowényǎnfènjiàn

翻译
在甲戌年间,苍龙腾跃,周公殿开始修建。
文翁与高君相继,教育改革已两度变迁。
顺承考绩,在兴平年间,实录了汉代的贡献。
有人说钟会的书法,深入木头,字迹隐约可见。
从献帝到钟会,岁月流转,斗转星移。
钟会初入蜀地,并非只想禅让那么简单。
他像被束缚的猿猴,心思巧妙,等待时机。
即使杀害女儿,他也毫不迟疑,手段狠辣如刀箭。
钟会的书法确实出自他的才情,家学渊源深厚。
他深夜急传艾草笔迹,意图瞒天过海。
老昭并非易于欺骗,真假难以立即分辨。
即使能骗过老昭,蜀地人才济济,难以糊弄。
当他落笔之际,怎能不感到羞愧?
虽然他文章华丽,但掩盖不了卑劣的本质。
如果周公有灵,定会降下雷霆,揭露真相。
注释
苍龙:古代神话中的神兽,象征帝王。
甲戌岁: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文翁:西汉官员,以兴办教育闻名。
高君:未知具体人物,可能指代某位高官。
寔纪:真实记录。
汉之献:汉代的贡献。
钟会书:钟会的书法。
入木字隐见:书法深沉,字迹隐约可见。
朔历:月历。
斗杓:北斗七星中的斗柄。
弱禅:禅让,古代帝王让位给贤者。
猿猱:猿猴。
伺便:寻找机会。
机锋:敏锐的洞察力。
剧刀箭:比喻手段狠辣。
繇:通'由',来自。
家法:家族世代相传的技艺或规矩。
艾笔迹:用艾草染色的笔迹。
邮传:古代传递文书的方式。
昭:昭示,揭示。
真伪:真假。
秀彦:才子,优秀的人才。
愧颜面:感到羞愧,脸面无光。
黼藻文:华美的文辞。
粪土贱:比喻低贱不堪。
傥:倘若。
白日下雷电:比喻强烈的惩罚或警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李石在参与修筑周公殿时的心境和见闻。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与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面对当世学风变迁时所持的批判态度。

"苍龙甲戌岁,修筑周公殿" 开篇即以具体的时间背景和空间场景,将读者带入诗人心中对于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尊崇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文翁至高君,学校已再变。顺考兴平年,寔纪汉之献。或云钟会书,入木字隐见。自献而至会,朔历斗杓转。" 诗人回顾了教育和学术的演变,表达对古代圣贤文化的怀念,以及对于时下学风的失望。

在"会初入蜀时,意不止弱禅。有如猿猱系,百巧欲伺便。杀女不作难,机锋剧刀箭。" 这几句中,诗人写出了自己对于当时学术界的批判态度,用尖锐的笔触描绘了学者之间尔虞争斗的情状。

随后,"会书固出繇,家法素所善。至学艾笔迹,暮夜走邮传。老昭岂易欺,真伪猝难辨。"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的执着和对真伪之辨的坚持。

最后几句,"欺昭尔尚可,蜀士多秀彦。当其下笔时,宁不愧颜面。虽蒙黼藻文,不掩粪土贱。周公傥有灵,白日下雷电。" 诗人以自信的姿态,表达了对于学术传承的尊重和对个人品格的坚守。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思考与情感流露,展现了一种深沉而严肃的文化批判精神,同时也透露出诗人个人的学问追求与道德自持。

作者介绍

李石
朝代: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猜你喜欢

阿克苏城回众投降诗以纪事

回众筑城居,取之原属易。

库车其东户,防守所特备。

徒以将无能,久困致自弃。

先是己两胜,兵威亦云炽。

杂种况夙怯,失城更恇悸。

是宜鼓众前,先声图成事。

而何待益兵,稍进复停辔。

割谷资兵粮,前途谷满地。

不过藉口食,遂其迁延计。

夷考回所㨿,大城原有四。

曰叶尔奇木,哈什哈尔暨。

阿克苏乌什,其馀率小类。

阿克苏今归,实断其左臂。

故缘彼城中,伯克乃新置。

霍集占心腹,强从非众意。

今闻被创败,倒戈更相挋。

戕害其用人,献城降遣使。

此又宜速赴,河上逍遥寘。

是谓弃天祐,作孽乃由自。

易帅明宪章,靖远布恩惠。

歼渠赦胁从,敷化逮闇昧。

劬哉勉运筹,颙若冀明赐。

(0)

偶仿钱选三蔬图并题八韵

琼芳贻舜举,可以注蔬经。

两颗鱼鳞紫,一丸鸽子青。

书生原识味,画士善传形。

缥轴千年秘,瑶箱几氏扃。

江村今梦幻,七字昔调停。

何事不胫至,偶然师意宁。

迎秋早呈实,过雨自馀馨。

学圃观生趣,还因悦性灵。

(0)

射兔

兔之大也不踰尺,十或五中已称贤。

鹿之大也十倍兔,十亦不过五中焉。

以鹿例兔其的易,应无虚发奚犹难。

乃知难易在射者,的大心大失固然。

虱如车轮理若是,禦寇奇语传精诠。

僚丸秋奕匠石斲,皆其见针不见天。

素位各有应尽事,唐虞未臻吾愧㫋。

(0)

正月四日恭奉皇太后幸圆明园是日复雪

一夜霏霙晓势加,祥符端喜在农家。

延庥袭泽春朝四,行庆承欢万寿遐。

早报鱼龙增瑞气,恰看楼阁衬银霞。

女夷今岁迎銮巧,苑树高低遍缀花。

(0)

登玉符最高峰得四百字

春巡气尚寒,有兴未登眺。

清和兹返辔,日长况早到。

宇宙最奇处,空过山灵谯。

设如逢炎暄,挥汗亦何要。

时景值佳会,况鲜几务告。

邂逅不可失,一畅智仁乐。

园北启便门,不必命旌纛。肩舆陟崇椒,林鸟为前?。

嶊崣罗疏峰,威纡列层峤。

陡壁若无路,一线穿林徼。

或如田见龙,或如雾隐豹。

或雄以狰狞,或深以窅窱。

或秀若丹青,或壮若廊庙。

树抱石为胎,泉飞峡成调。

山花霏细芳,山禽递幽噪。

历历所揽结,朗朗开怀抱。

舍舆还进步,何藉筇屐趠。

初至半室岩,厜㕒似棚窖。

方床俨维摩,不著天花落。

为想诗僧逸,顿息尘缘闹。

蹑险扪烟萝,洞有白云号。

肤寸一脉起,泽应三农祷。

證盟功德顶,调御真古貌。

巢鹤最高处,仙胎宛可召。

应接乃无暇,奇观供四照。

南瞻日观峰,是我昨所造。

北睇鹊华翠,云中辨隐约。

其东朗公近,疑听锡声摽。

惟西乃豁开,来路盘崖隩。

已觉鲜其匹,便欲观其窍。

设匪片时劳,安识无穷妙。

苍然日色暮,归路寻茜峭。

忆昔可公辈,别传西竺教。

想亦巢许流,林泉寄笑傲。

侵寻事庄严,逐末吁可笑。

其师若有知,弗许头应掉。

有为法终幻,成坏像相诏。

犹然冀施檀,云有福田报。

松坞坐静观,万缘信谁觉。

忘物我未能,吟怀且推敲。

(0)

再题黄楼用苏轼韵

黄楼登不可无说,更读苏诗引兴发。

上惟青天张幕圆,下有洪川流笏滑。

脱胎高坐两贤人,便欲拾级嫌尘袜。

遐想九日胜宾筵,痛饮豪歌鹦鹉呷。

亦未因乐忘忧民,堤筑王尊督畚锸。

我来黄水虽刷沙,灾后饥民景怜煞。

北瞻丰沛开霸图,南望云龙罗梵刹。

城头曾不淖泥侵,河中亦有鸣榔轧。

即景都弗减愁怀,解嘲险韵聊吟压。

泗水无从觅津滴,楚山依旧围齹齾。

嗟我群黎乏衣食,那有千村畜鸡鸭。

违议纡程切恫瘝,讵同揽结寻苕霅。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