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仅容身,青山过眼频。
孤篷笼晚景,远水漾红鳞。
历历朝还暮,纷纷客里人。
天涯萍梗迹,何处可寻真。
一叶仅容身,青山过眼频。
孤篷笼晚景,远水漾红鳞。
历历朝还暮,纷纷客里人。
天涯萍梗迹,何处可寻真。
这首《舟行》由明代诗人黄公辅所作,描绘了舟行于江河之上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中以“一叶仅容身”开篇,形象地展现了舟小如叶,承载着诗人独自一人,凸显出旅途的孤独与渺小感。接着,“青山过眼频”一句,通过青山的频繁出现,不仅渲染了舟行于山水之间的动态美,也暗喻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漫长。
“孤篷笼晚景,远水漾红鳞”描绘了傍晚时分,孤舟之上笼罩着夕阳的余晖,远处的水面泛起层层波光,映照出红色的鱼鳞,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历历朝还暮,纷纷客里人”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旅途中遇到的众多过客,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世事的无常。最后,“天涯萍梗迹,何处可寻真”一句,诗人将自己比作漂泊在天涯的浮萍,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探寻与迷茫,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舟行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人生、自我价值的思考与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我昔乘天风,飞上广寒宫。
行于白兔窟,笑倚丹桂丛。
时维八月秋气肃,桂花初放黄金粟。
举手高扳第一枝,但觉满身香馥馥。
仙人坐我七宝床,笑擘麟脯分琼浆。
□宫淋漓醉花下,至今衣袂犹芬芳。
拂袖归来憩亭子,世人相看惊且喜。
璇题黄榜照黉宫,扳桂之名从此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