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管纷纷鼓乱挝,两山迎接赐衣来。
白云恐污山翁耳,重锁柴门不放开。
丝管纷纷鼓乱挝,两山迎接赐衣来。
白云恐污山翁耳,重锁柴门不放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丝竹管弦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仿佛在热烈欢迎着什么。"鼓乱挝"形象地表现出音乐节奏的激昂。"两山迎接赐衣来"则暗示了重要的仪式或庆典,山上的人们期待着皇帝的恩赐,穿着华丽的服装前来接受。然而,诗人宕开一笔,想象着那洁白的白云飘过,担心它会玷污了山中隐士——山翁的清净耳朵,因此他决定紧闭柴门,不放任何人打扰这宁静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僧侣生活的清高与世俗的热闹之间的对比,以及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尊重。释绍昙以独特的视角和禅意,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尘世繁华的超脱态度。
仕有职役劳,农有畎亩勤。
优哉分司叟,心力无苦辛。
岁晚头又白,自问何欣欣。
新酒始开瓮,旧谷犹满囷。
吾尝静自思,往往夜达晨。
何以送吾老,何以安吾贫。
岁计莫如谷,饱则不干人。
日计莫如醉,醉则兼忘身。
诚知有道理,未敢劝交亲。
恐为人所哂,聊自书诸绅。
相府念多病,春宫容不才。
官衔依口得,俸料逐身来。
白首林园在,红尘车马回。
招呼新客侣,扫掠旧池台。
小舫宜携乐,新荷好盖杯。
不知金谷主,早晚贺筵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