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峰削玉锁层阴,彷佛梅阳瘴面春。
回首揭天挝毒鼓,声怨何止十三人。
雁峰削玉锁层阴,彷佛梅阳瘴面春。
回首揭天挝毒鼓,声怨何止十三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雁峰山景的画卷,山势峻峭如削玉,笼罩在层层阴云之下,仿佛是梅阳之地特有的瘴气弥漫的春天景象。诗人以生动的比喻,暗示了环境的险恶和神秘。接着,他想象石溪和尚归途中听到远处传来的挝毒鼓声,那声音激昂而悲怨,似乎不止十三个人的心声交织在一起,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无奈。
整首诗运用了象征和联想的手法,通过雁峰、瘴气和挝毒鼓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石溪和尚旅途艰辛的关切,以及对世事沧桑、人生苦短的感慨。这种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体现了宋代理学背景下禅宗诗人的独特韵味。
君不见上兰门前特栖鸟,一歌一啭千门晓。
南飞越鸟北征鸿,有雏自远翩来同。
相调嶰谷千竿竹,教上龙门百尺桐。
承露盘前弄明月,万年枝上舞春风。
遥遥凫雁昆明水,细细条柯馺娑宫。
曾陪储后承华侧,每见皇帝凤楼中。
朝朝夕夕共翻飞,今朝今夕不相依。
昔托字尾愿为妃,一朝两意隔房帏。
自言多姿蔑翠羽,不念比翼朝朱晖。
霍家池上鸳鸯散,梁冀门前鹤盖稀。
独怜抗志矢金石,毛羽摧藏俄见讥。
长安夜刺闺,胡骑白铜鞮。
诏书发陇右,召募取关西。
剑悬三尺鞘,铠累七重犀。
督军鸣战鼓,巡夜数更鞞。
侵星出柳塞,际晚入榆溪。
秦泾含药鸩,晋火逐飞鸡。
通泉开地道,望敌竖云梯。
阴山日不暮,长城风自凄。
弓寒折锦鞬,马冻滑斜蹄。
燕旗竿上脆,羌笛管中嘶。
登山试下赵,凭轼且平齐。
当今函谷上,唯用一丸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