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火横秋如烁,银河冷浸月脚。
三更独立梧桐,不恨夜凉衫薄。
猛火横秋如烁,银河冷浸月脚。
三更独立梧桐,不恨夜凉衫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月夜的静谧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独自徜徉时的心境。"猛火横秋如烁",秋天的烈日虽已过去,但余热犹存,如同燃烧的火焰一样;"银河冷浸月脚"则是夜晚,银河(即我们常说的银河系)在夜空中静静流淌,月亮下降到接近地平线时,其清凉之意更胜白日。
诗人"三更独立梧桐",时间已经来到了深夜的三更时分(古代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左右),他独自一人站在梧桐树下。梧桐在秋天叶落后,常有虫鸣声,这里未提,但可想而知。
最后两句"不恨夜凉衫薄"表达了诗人对环境的适应和心境的超然。他虽然身穿单薄的衣衫,在凉爽的夜风中,也没有感到懊恤或是不快,反而显得出乎意料的平静。这样的情感流露,更凸显了诗人的豁达与内在的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意境和艺术魅力,是一首充满意象和哲理的佳作。
舟维水市寒,远见任城暮。
两岸积人烟,有祠祀子路。
前阀垂丹青,后箧开铅素。
惊看父手题,悲使儿魂仆。
铮铮言可闻,簌簌泪如注。
只今蒲绿深,何似淮黄怒。
事嗟往境驰,政觉留神顾。
怜予负笈趋,此去将谁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