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过仲祠下见先太仆手墨涕泪染毫成八韵》
《舟过仲祠下见先太仆手墨涕泪染毫成八韵》全文
明 / 冯伯礼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舟维水市寒,远见任城暮。

两岸积人烟,有祠祀子路。

前阀垂丹青,后箧开铅素。

惊看父手题,悲使儿魂仆。

铮铮言可闻,簌簌泪如注。

只今蒲绿深,何似淮黄怒。

事嗟往境驰,政觉留神顾。

怜予负笈趋,此去将谁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经过仲祠时,偶然见到先太仆的手迹,其中满载着泪水与情感,引发诗人深深的感慨与思考。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往事的追忆。

首句“舟维水市寒”,以寒凉的氛围开始,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静与思考。接着,“远见任城暮”描绘了诗人远眺任城傍晚的景象,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悠远而略带忧郁的意境。

“两岸积人烟,有祠祀子路”点出了仲祠的存在,子路作为儒家七十二贤之一,其祠堂的存在不仅象征着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也寄托了人们对道德与智慧的向往。

“前阀垂丹青,后箧开铅素”描述了祠堂内的装饰与陈设,丹青与铅素分别代表了绘画与书法艺术,体现了对子路精神的传承与颂扬。

“惊看父手题,悲使儿魂仆”是全诗情感最为浓烈的部分,诗人仿佛看到了先太仆在书写时的场景,那份深情与哀愁,让人心生共鸣,感受到历史人物与后世之间的情感联系。

“铮铮言可闻,簌簌泪如注”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的深度,通过声音与泪水的描写,展现了先太仆话语中的力量与情感的激荡。

“只今蒲绿深,何似淮黄怒”对比了当前与过去的情景,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历史人物精神的永恒追求。

“事嗟往境驰,政觉留神顾”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既感叹于过往的逝去,又意识到当下与未来的重要性,强调了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展望。

最后,“怜予负笈趋,此去将谁遇”表达了诗人个人的处境与期待,暗示了在追寻知识与真理的道路上,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与未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及其手迹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道德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冯伯礼
朝代:明

猜你喜欢

送梅村归三山

此别重逢知几秋,梅花虽老更风流。
东君未漏春消息,罚与人间作蹇修。

(0)

题高伯寿墨梅

才见梅花喜溢眉,无声诗索有声诗。
自从即墨移来种,莫辨南枝与北枝。

(0)

效行即事

贪看梅花短作程,吟鞭不动马蹄轻。
村庄到处如知已,物色於人亦有情。
去雁远连潮水落,乱山低与暮云平。
倚栏无语閒商略,此景谁能画得成。

(0)

游水乐烟霞二洞三绝

此是游山第二回,天风吹断洞云开。
人生到处须行乐,不为寻梅亦自来。

(0)

过桐江三绝

解缆移舟淛水滨,晚潮初落岩痕新。
酒酣卧唱江南曲,月在篷窗冷照人。

(0)

和抱拙韵

倚楼长笛两三声,云淡风轻弄晓晴。
翰墨林中新体制,江湖社里旧宗盟。
不堪翁牖闻蝉噪,独喜梧冈听风鸣。
安得坡仙同把酒,山间玉糁可分羹。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