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田洒微雨,旷路无行人。
十千买一舟,窄仅容两身。
席蒲作箕踞,病膝苦未驯。
漫海羊角风,澒洞奔愁云。
远岚拒云气,匿翠生冻皴。
万籁同哑钳,倏向重渊堙。
老僧趋送我,致意当河漘。
谓遭原火燎,势已及比邻。
亦将投空山,餐柏侣瘦猿。
恐君他日来,但拾灰馀尘。
天地有后逢,相期同保珍。
放棹随去流,汎滥终何垠?
荒田洒微雨,旷路无行人。
十千买一舟,窄仅容两身。
席蒲作箕踞,病膝苦未驯。
漫海羊角风,澒洞奔愁云。
远岚拒云气,匿翠生冻皴。
万籁同哑钳,倏向重渊堙。
老僧趋送我,致意当河漘。
谓遭原火燎,势已及比邻。
亦将投空山,餐柏侣瘦猿。
恐君他日来,但拾灰馀尘。
天地有后逢,相期同保珍。
放棹随去流,汎滥终何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出海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哲理。
首句“荒田洒微雨,旷路无行人”描绘了一幅雨后荒凉的田野景象,雨滴稀疏地洒落在空旷的路上,路上不见行人的踪迹,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
接着,“十千买一舟,窄仅容两身”写出了乘舟出行的艰难与简陋,船只价格高昂,却只能容纳两人,凸显了旅途的不易。
“席蒲作箕踞,病膝苦未驯”描述了诗人坐在船上,以蒲草为座垫,因病痛而无法自如地坐立,形象地表现了旅途中的不适与痛苦。
“漫海羊角风,澒洞奔愁云”描绘了海上狂风大作,乌云翻滚,波涛汹涌的壮阔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不安。
“远岚拒云气,匿翠生冻皴”通过描写远处山岚与云气的交锋,以及山色在寒冷中呈现出的冻裂纹理,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与生命力。
“万籁同哑钳,倏向重渊堙”则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声音比作被钳制的万籁,瞬间消失于深邃的深渊之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感慨。
“老僧趋送我,致意当河漘”写出了诗人与一位老僧相遇的情景,老僧前来送别,表达出对诗人的关怀与祝福。
“谓遭原火燎,势已及比邻。亦将投空山,餐柏侣瘦猿”通过老僧的话语,暗示了诗人可能遭遇的困境与未来的归宿,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恐君他日来,但拾灰馀尘。天地有后逢,相期同保珍”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友情的珍惜,即使遭遇不幸,也希望能与友人再次相聚,共同珍视生命中的美好。
“放棹随去流,汎滥终何垠?”最后两句以问句结束,表达了诗人随波逐流,不知未来何去何从的迷茫与探索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哲学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