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少闻罗雀,囚虚识降神。
借令浓野兴,不负有民人。
讼少闻罗雀,囚虚识降神。
借令浓野兴,不负有民人。
这首诗描绘了地方官吏谭令尹所处环境的清静与简朴,以及他与百姓之间的密切关系。首句“讼少闻罗雀”以“罗雀”比喻案件稀少,暗示谭令尹治理有方,社会治安良好,百姓生活安宁,很少有人因纠纷而寻求法律解决。接着“囚虚识降神”一句,通过“识降神”这一典故,形象地表达了在谭令尹的治理下,监狱空无一人,象征着公正与和谐的社会氛围。后两句“借令浓野兴,不负有民人”,则进一步强调了谭令尹不仅致力于维护社会秩序,更重视与民众的紧密联系,他的存在和努力,让百姓感到安心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宋代地方官吏在社会治理上的理想状态,以及与民众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
平生作梅千百纸,干菀华枯无一似。
神固不似貌亦失,那识真缄有元始?
大枝诘屈小者樛,墨痕拥肿香不流,姑射匿笑萼绿愁。
性之所昵手辄应,纵漫何惜知者羞?
苍溪画客东南来,寸管能抉天心开。
赠我尺幅逾寸宝,悬诸素壁无纤埃。
澹澹若使夜月妒,暧暧疑有春风回。
其格坚劲其萼媚,欲落不落香影碎。
罗浮仙人娇浓睡,云薄如烟动珠襚。
我还敛手不敢作,聊托幽怀报君意。
腰塘万柳啼残莺,春归君亦西将行。
天涯苍莽多棘荆,和神抱骨空尔清。
相思自此千里深,虬筇鹤氅天风琴。
频须惠我江南音,我还伫子群玉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