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环抱碧村流,庄上花明宿雨收。
壤接桑麻生意好,家全鸡犬腊时优。
林饶古木藏深屋,岸覆垂杨系短舟。
每到斜塘寻往迹,故家文献足风流。
清溪环抱碧村流,庄上花明宿雨收。
壤接桑麻生意好,家全鸡犬腊时优。
林饶古木藏深屋,岸覆垂杨系短舟。
每到斜塘寻往迹,故家文献足风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画卷。开篇“清溪环抱碧村流”,以清溪环绕村庄起笔,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庄上花明宿雨收”,描绘了雨后花儿更加鲜艳的情景,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壤接桑麻生意好,家全鸡犬腊时优”两句,通过“壤接桑麻”和“家全鸡犬”的细节,展现了农耕生活的和谐与富足,以及人们在腊月时节的欢愉气氛。
“林饶古木藏深屋,岸覆垂杨系短舟”则进一步描绘了村庄周围的自然风光,古木参天,深屋掩映,垂杨轻拂,短舟停泊,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最后,“每到斜塘寻往迹,故家文献足风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探寻与对过往文化的追思,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怀旧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怕春去。把酒和春对语。
天涯路,花落水流,究竟韶华靠谁住。垂杨万万缕。
何处。深藏杜宇。
春归也,无力挽留,一任东君自为主。愁怀黯如煮。
已数遍残红,搓尽飞絮。几回还待开帘觑。
正满地芳草,半痕斜照,飞来蝴蝶尚栩栩。
谅知我吟绪。频著。断肠句。叹过客光阴,真个无据。
阑干拍损空延伫。只数点香晕,两行烟树。
黄昏刚到,又禁著,一阵雨。
趁清昼。好岭上探芳,堤边载酒。
只玉波无恙,青山尚依旧。
东风识得词人面,笑比梅花瘦。
怕重来、软绿成阴,乱红飞甃。何处笛声骤。
正梦醒乌蓬,泪凝螺岫。湖水湖烟,相看断肠否。
剧怜冢畔香魂杳,往事空回首。
感流光、又见春归细柳。
好天良夜,添得愁多少。月满花阴寒峭峭。
渐银河低转、碧天如水,星光渺,衬一点孤鸿小。
怪年来心绪,别样淹煎,触景处、都成烦恼。
况新霜时候,萧瑟寒风,残梧满地秋声老。
纵无情、对此也难堪,可想见孤窗、深忧怀抱。
荼蘼落尽东风瘦,春锁一帘尘影。
户袅晴烟,梁空白日。何处天涯人近。
不殊风景,应目断江南,水明山暝。
多少销魂,吹来吴雪点双鬓。寒食清明过了。
料官阁梅阑。吟冷诗兴。
踏月天街,听鸡禁院,料也难消离恨。
南来雁尽,渐说到关河,不传归信。
万里孤岭,猿啼莫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