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得东归一信风,敬持牲酒扣灵宫。
千寻石甃苍藤合,百岁神仓赤眚空。
浥浥午阴移岸树,萧萧凉意满船篷。
杖藜更作僧坊去,借壁题诗却未工。
乞得东归一信风,敬持牲酒扣灵宫。
千寻石甃苍藤合,百岁神仓赤眚空。
浥浥午阴移岸树,萧萧凉意满船篷。
杖藜更作僧坊去,借壁题诗却未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吴城庙祭拜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庙宇的庄严与自然的宁静。首句“乞得东归一信风”,以轻盈之笔开篇,暗示了诗人归乡的心愿,信风的到来仿佛是命运的指引。接着,“敬持牲酒扣灵宫”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虔诚的祭拜之心,牲酒作为祭品,表达了对神灵的尊敬与怀念。
“千寻石甃苍藤合,百岁神仓赤眚空”两句,运用夸张与对比的手法,描绘了庙宇周围环境的古老与神秘。千寻石砌的围墙与苍老的藤蔓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而“百岁神仓赤眚空”,则通过空荡的神仓反衬出时间的流逝与神灵的寂寞,富有深意。
“浥浥午阴移岸树,萧萧凉意满船篷”两句,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色,午后的阴凉与岸边树木的移动,以及船篷上弥漫的凉意,共同构成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凉意的画面,与前文的庄严肃穆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最后,“杖藜更作僧坊去,借壁题诗却未工”两句,诗人独自漫步至僧坊,想要在墙壁上题诗留念,但最终未能如愿。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文人情怀,也暗示了创作的不易与内心的失落,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愁。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庄严又充满自然之美的祭祀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与对生命、时间的深刻思考。
老怀清净化,乞去守洵阳。
废井人应满,空林虎自藏。
迸泉疏石窦,残雨发椒香。
山缺通巴峡,江流带楚樯。
忧农生野思,祷庙结云装。
覆局松移影,听琴月堕光。
鸟鸣开郡印,僧去置禅床。
罢贡金休凿,凌寒笋更长。
退公披鹤氅,高步隔鹓行。
相见朱门内,麾幢拂曙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