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本草采萍时日歌》
《本草采萍时日歌》全文
唐 / 不详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不在山,不在岸,采我之时七月半。

选甚瘫风与缓风,些小微风都不算。

豆淋酒内下三丸,铁幞头上也出汗。

(0)
翻译
并非生于山中,也不长在岸边,采摘我最佳时机在七月半间。
不论是急风还是微风,那些都不算什么,
将我制成的药丸用豆淋酒送服三粒,即便是最坚强的人也会汗水涟涟。
注释
不在山:非生于山中。
不在岸:也不长在水边。
采我之时七月半:指特定的采摘时间是农历七月十五。
选甚瘫风与缓风:不论是强烈的风(瘫风比喻强烈)还是和缓的风。
些小微风都不算:轻微的风更不值一提。
豆淋酒:用豆类煮制的酒,可能有特定的药用价值。
下三丸:服用三粒药丸。
铁幞头:铁幞头比喻非常强壮或坚硬的头部,这里指非常坚强的人。
也出汗:即便是这样的人也会因药效而出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采药人的辛勤劳作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述,展现了中国古代医药文化的一隅。

“不在山,不在岸,采我之时七月半。” 这两句表明采药人是在特定的时间——七月中旬,在非山非岸的地方进行药材收集。这段时间可能是某种草药成熟或最佳采摘的季节。

“选甚瘫风与缓风,些小微风都不算。” 这两句则描绘了采药人在选择天气时的谨慎,他们不仅要避免强烈的大风,还会挑选那些甚至比轻微风更为平静的日子来进行采集。这反映出古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和对药材品质追求的严格。

“豆淋酒内下三丸,铁幞头上也出汗。” 这两句则展示了采药人的劳作强度,他们在烈日之下,服用了一种由豆淋酒调制的药丸来增强体力,即便如此,仍然有铁质的头盔压在头顶,汗水浸透。这不仅形象地描绘了采药人的辛勤和坚持,也反映出古人对健康养生的智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生活画面,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医药学的严谨与细致,更传递了一种对自然和生命力的尊重与珍视。

作者介绍

不详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月中仙 自咏

自问王三,你因缘害风,心下何处。
怡颜独哂,为死生生死,最分明据。
转令神性悟。
更慵羡、我夸五裤。
愈觉清凉地,皮毛无用,那更忆丝絮。
浑身要显之时,这巾衫青白,总是麻布。
葫芦贮药,又腋袋经文,拯救人苦。
竹携常杖柱,侍自在、逍遥钟吕。
道余归去路。
烟霞侣。

(0)

转调斗鹌鹑

一个灵明,作仙子材。
响彻瑶宫,*金自开。
为忒玲珑出蓬莱。
降下来。
谪在凡间,托生俗胎。
只恐身便,洒色气财。
混一回。
风流此心便灰。
复悟前真免轮回。
没甚灾。
看看却得,重上玉台。

(0)

雨中花·金菊初开

金菊初开,银蟾渐显,新*皓色为俦。
绽清芳空外,素魄深秋。
便谨按中央雅致,又应当、望夜圆周。
称予家赏玩,正许邀枝,迎照琼楼。
堪餐秀色艳,好铺明卧影,两两相酬。
顿省悟灵英,玉兔因由。
馥郁盈盈,喷喷婵娟莹莹悠。
遇重阳七八,香传三岛,光满十洲。

(0)

临江仙 道友问修行

洁己存心归大善,常行恻隐之端。
慈悲清静亦频观。
希夷玄奥旨,三教共全完。
别子休妻为上士,悉捐财色真餐。
长全五脏得康年。
功成兼行满,真性入仙坛。

(0)

忆王孙·长安为甚便归来

长安为甚便归来。
使我莲花五叶开。
别有清光旧镇醅。
独倾杯。
免了

(0)

无调名 题赠道友

杜公寻妙诀,道本先求。
认得争持修。
恩爱断,便回头。
黑烟都去尽,出得无愁。
云友与霞俦。
蓬岛路,*同游。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