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开元广寒词》
《开元广寒词》全文
宋 / 武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桂华珠殿水精楼,柘袖笼香乙夜游。

飞下银桥人不觉,月明三十六宫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kāiyuán广guǎnghán
sòng / yǎn

guìhuázhū殿diànshuǐjīnglóuzhèxiùlóngxiāngyóu

fēixiàyínqiáorénjuéyuèmíngsānshíliùgōngqiū

翻译
桂花装饰的华丽宫殿,水晶般的楼阁映照着月光。
穿着柘木衣袖的女子在深夜游玩,香气四溢。
注释
桂华:桂花的光芒。
珠殿:装饰有珍珠的宫殿。
水精楼:水晶建造的楼阁。
柘袖:柘木制成的衣袖,古代贵族妇女常穿。
乙夜:指深夜,古人以天干纪时,乙为第二位。
飞下:轻盈地飘落。
银桥:月光下的桥梁,比喻明亮的月色。
人不觉:人们没有察觉到她的到来。
月明:明亮的月光。
三十六宫:泛指皇宫或众多宫殿。
秋:秋天,也可能暗指清冷的氛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华丽而神秘的月夜景象,以唐朝开元盛世为背景,将读者带入了广寒宫般的仙境。"桂华珠殿水精楼",运用比喻,将月光下的宫殿比作镶嵌着桂华(月中的桂树)的珍珠般璀璨的殿宇和如水晶般剔透的楼阁,展现了皇家宫殿的辉煌与精致。

"柘袖笼香乙夜游",通过女子穿着柘木制成的衣袖,暗示了宫中佳人的轻盈与香气四溢,夜晚出游增添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乙夜"即二更,此时的月色更为皎洁,宫女的轻盈步履仿佛无声无息,如同银桥上的仙子悄然降临。

"飞下银桥人不觉",进一步描绘了月宫之境的空灵与宁静,仿佛宫女们在银色的月桥上飘然而下,连人们都未察觉,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最后,"月明三十六宫秋",点明了季节为秋季,但月光下的宫殿群依然明亮如昼,让人联想到广寒宫的永恒与宁静,以及那无尽的秋意。

总的来说,这首《开元广寒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唐朝时期月夜下皇家宫殿的神秘与华丽,以及宫中生活的静谧与诗意,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对月宫神话的巧妙借用。

作者介绍

武衍
朝代:宋   字:朝宗

武衍,字朝宗,原籍汴梁(今河南开封),南渡后寓临安(今浙江杭州)清湖河。所居有池亭竹木之胜,命曰适安。有《适安藏拙馀稿》、《适安藏拙乙稿》。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自序其集。事见《南宋古迹考》卷下。 武衍诗,以顾氏读画斋《南宋群贤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对梅·其四

秋水娟娟隔美人,江东日暮几重云。

孤灯竹屋霜清夜,梦到梅花即见君。

(0)

句·其一

万里秋风吹鬓发,百年人事倚栏干。

知他落日能多少,偏照淮南几处山。

(0)

送章质夫同年

同年事契最知名,众谓朝廷得老成。

感慨共论平昔事,蹉跎还累故人情。

节旄落尽髭仍黑,髀肉消残宠未惊。

若过函关须北望,皑然依复俟河清。

(0)

妙莲阁

休论雪窦与云峰,且看天台剑戟丛。

万水千山来阁上,一花六叶现池中。

谁将色界填空界,不离香风席祖风。

有底妙莲谈不尽,却成赋笔与兴翁。

(0)

旧闻台城辱井石上有胭脂泪痕久未之信今见之似是淋漓涂抹之迹失笑不已因成此句

平居已无奈,仓卒故难任。

井上痕犹浅,水中痕更深。

问鳌何至此,下石尔甘心。

不及马嵬袜,犹能致万金。

(0)

与张琬同年饮于龙兴寺所居

台城风物已凄凄,牢落行人邂逅齐。

秉烛相看如梦寐,片帆回首又东西。

依依团扇秋仍好,脉脉青娥恨却低。

一曲琵琶无限意,时时閒客思都迷。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