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论雪窦与云峰,且看天台剑戟丛。
万水千山来阁上,一花六叶现池中。
谁将色界填空界,不离香风席祖风。
有底妙莲谈不尽,却成赋笔与兴翁。
休论雪窦与云峰,且看天台剑戟丛。
万水千山来阁上,一花六叶现池中。
谁将色界填空界,不离香风席祖风。
有底妙莲谈不尽,却成赋笔与兴翁。
此诗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景象,开篇即以“雪窦”和“云峰”设定了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天台剑戟丛”则更添几分神秘与险峻之感。“万水千山来阁上”表达了一种自然景物汇聚于此,既壮观又平和的画面。而“一花六叶现池中”则在宏大的背景下突出了一朵花的细腻美丽,显示了诗人对细节的捕捉能力。
中间两句“谁将色界填空界,不离香风席祖风”,则流露出一股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哲思。这里的“色界”与“空界”可以理解为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而“不离香风席祖风”则是诗人对这种精神追求的一种肯定和向往。
最后两句,“有底妙莲谈不尽,卻成赋笔与兴翁”,表达了诗人对于“妙莲阁”的无限赞美之情以及想要将这份美好永恒记忆的愿望。这里的“妙莲”可能指的是莲花,也可能是对景色的某种比喻,意味着纯洁高雅。而“却成赋笔与兴翁”则显示了诗人希望通过文学创作来传承这种美好。
总体来说,此诗将自然美景与精神追求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和诗人的深远情怀。
泼翁浮醅新酿熟,得霜寒菊始开齐。
养丹道士颜如玉,爱酒山翁醉似泥。
不惜蕊从蜂采去,尚余香有蝶来栖。
莫嫌学舍宫闲冷,犹得芳樽此共攜。
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枯时始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