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诸舶口,最是澳门雄。
外国频挑衅,西洋久伏戎。
兵愁蛮器巧,食望鬼方空。
肘腋教无事,前山一将功。
广州诸舶口,最是澳门雄。
外国频挑衅,西洋久伏戎。
兵愁蛮器巧,食望鬼方空。
肘腋教无事,前山一将功。
这首诗描绘了澳门在明朝末年至清朝初期的军事地位与环境。首句“广州诸舶口,最是澳门雄”点明澳门作为海上贸易要地的重要性和其战略位置的优越性。接着,“外国频挑衅,西洋久伏戎”两句,揭示了澳门面临的外部威胁,即外国势力的频繁挑战和西洋势力的潜在军事部署。
“兵愁蛮器巧,食望鬼方空”则反映了澳门在军事装备和技术上的劣势以及在粮食供应上的困难,暗示了澳门在防御上所面临的挑战。最后,“肘腋教无事,前山一将功”表达了对能够确保澳门安全的将领的赞美,认为正是他们的努力使得澳门得以安宁,前山(可能指澳门附近的山脉)因此而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澳门的地理位置、面临的威胁以及最终的和平稳定,展现了作者对澳门及其守卫者的深刻认识和高度评价。
晓发鱼复走瞿唐,沙头唤渡倚胡床。
峒人争趁五更市,我亦来追六月凉。
残星欲尽尚历落,明河已淡馀苍茫。
翻翻林表鸦鹊语,渺渺烟边鸥鹭行。
过江走马十五里,小寺残僧真蕞尔。
投鞭入门一为笑,僻陋称雄有如此。
君不见天童径山金碧浮虚空,千衲梵呗层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