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八十九》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八十九》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四十之年又过一,春光回施少年人。

如丝杨柳看如絮,昼锦堂中又一春。

(0)
翻译
四十岁的我又度过了一年,春天的阳光再次照耀年轻人。
如同丝般的杨柳轻盈如棉絮,华丽的昼锦堂中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注释
四十之年:四十岁的年纪。
又过一:又过去一年。
春光:春天的阳光。
回施:再次照耀。
少年人:年轻人。
如丝杨柳:像丝一样的杨柳。
看如絮:看起来像棉絮般柔软。
昼锦堂:华丽的厅堂(比喻富贵或荣耀的生活)。
又一春:又一个春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四十岁时对青春的追忆和对新春的感受。开篇“四十之年又过一,春光回施少年人”两句,表达了时间流逝,岁月匆匆,但春天的到来似乎让时光倒流,使得诗人重温到了青年时期的生机与活力。

接着,“如丝杨柳看如絮”一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初春时节,杨柳细长似丝,如同轻柔的絮帛。这种比喻增添了诗中景物的温婉之感,同时也映射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和欣赏。

最后,“昼锦堂中又一春”则是诗人在室内享受着春光,厅堂中布置着绚烂如织锦一般的装饰,或许指的是鲜艳的花卉,让人感受到另一个层面的春意盎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面对年华流逝时的感慨与留恋。诗中使用了如丝、絮帛等柔软的意象,以及昼锦堂中春色的盛放,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哀伤的情怀氛围。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恭依皇祖示江南大小诸吏诗韵

圣人致熙皞,凤麟在郊棷。

而犹所无逸,巡方民隐剖。

於今四十年,盛典未行久。

藐予蒙业安,负扆为元首。

绳武仰仁皇,承欢奉慈母。

逋赋二百万,蠲除惠农亩。

乘春发行旌,皮轩道游后。

减从敕羽林,修职戒典守。

闾阎期不惊,比户相睦友。

馀暇寄山水,智乐仁者寿。

兹来匪豫游,前徽勉无负。

(0)

师旷村

鲁邑遥过师旷村,于今谁识六篇存。

平治仁政伊予责,即景因思孟子言。

(0)

吕亚卿天章求诗寿其妹黄宜人时天章以使归

谁咏皇华入寿筵,故家门阀尚依然。

扶衰试煮英公粥,念寡新分范氏田。

拂镜飞霜秋渐满,开樽华月夜将圆。

莫嫌老婺光芒减,曾见腾辉上九天。

(0)

遇雨后送镜川杨先生谒陵次去秋见忆韵二首·其一

春祠秋祭总期程,陵典分官次第行。

苦雨途穷怜我拙,停云诗好荷公情。

倦游丘壑心还在,历尽波涛梦亦惊。

今日不堪还北望,树头风鹤有馀声。

(0)

体斋赏莲次韵廉伯宫谕

后堂深闭小盆池,池上花开客已知。

索赏故将狂作态,被留真以醉为期。

三年约伴人应少,五月来看事亦奇。

不似城东千叶主,有花无酒任人嗤。

(0)

次韵寄沈亚参时旸并柬戴宪副廷珍二首·其一

闻道南台凤,西飞共一林。

旧游经岁改,别恨入江深。

迢递秦关路,驱驰魏阙心。

两乡书到日,灯火共开襟。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