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南台凤,西飞共一林。
旧游经岁改,别恨入江深。
迢递秦关路,驱驰魏阙心。
两乡书到日,灯火共开襟。
闻道南台凤,西飞共一林。
旧游经岁改,别恨入江深。
迢递秦关路,驱驰魏阙心。
两乡书到日,灯火共开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次韵寄沈亚参时旸并柬戴宪副廷珍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中以“闻道南台凤,西飞共一林”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凤”这一意象,象征着友情的高洁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如同凤凰般珍贵。接下来,“旧游经岁改,别恨入江深”两句,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和离别后的深深思念,情感真挚而深沉。
“迢递秦关路,驱驰魏阙心”则进一步描绘了朋友之间虽相隔千里,但彼此的心却紧紧相连,犹如穿越重重关隘,依然坚守着对对方的深切关怀与向往。“两乡书到日,灯火共开襟”最后两句,预想未来相聚之日,即使身处两地,通过书信交流,也能感受到彼此的温暖与欢聚的喜悦,营造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友情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体现了李东阳在诗歌创作上的高超技艺。
念瑶姬,翻瑶佩,下瑶池。
冷香梦、吹上南枝。
罗浮梦杳,忆曾清晓见仙姿。
天寒翠袖,可怜是、倚竹依依。
溪痕浅,云痕冻,月痕澹,粉痕微。
江楼怨、一笛休吹。
芳音待寄,玉堂烟驿两凄迷。
新愁万斛,为春瘦、却怕春知。
洒虚阁。
幂幂天垂似幕。
春寒峭,吹断万丝,湿影和烟暗帘箔。
清愁晚来觉。
佳景愔愔过却。
芳郊外,莺恨燕愁,不管秋千冷红索。
行云楚台约。
念今古凝情,朝暮如昨。
啼红湿翠春情薄。
谩一犁江上,半篙堤外,勾引轻阴趁暮角。
正孤绪寂寞。
斑驳。
止还作。
听点点檐声,沈沈春酌。
只愁入夜东风恶。
怕催教花放,趁将花落。
冥冥烟草,梦正远,恨怎托。
楚宫闲,金成屋,玉为阑。
断云梦、容易惊残。
骊歌几叠,至今愁思怯阳关。
清音恨阻,抱哀筝、知为谁弹。
年华晚,月华冷,霜华重,鬓华斑。
也须念、闲损雕鞍。
斜缄小字,锦江三十六鳞寒。
此情天阔,正梅信、笛里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