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删变雅,谁复许离骚。
顾我知音少,逢君著眼高。
江山成疾锢,笑语破愁牢。
勿浪相镌切,姑从痒处搔。
自从删变雅,谁复许离骚。
顾我知音少,逢君著眼高。
江山成疾锢,笑语破愁牢。
勿浪相镌切,姑从痒处搔。
这首宋诗是曾丰所作,题为《新淦陆伯仁过我钱塘逆旅中漫出诗篇辄蒙赏音敬赋短章相谢》。诗人以谦逊的态度表达对陆伯仁来访的感激之情。首句“自从删变雅”暗示了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的革新尝试,可能是指其诗歌风格与传统雅韵有所不同。接着,“谁复许离骚”表达了对能理解自己独特创作风格的知音的渴望,暗指陆伯仁的赞赏给了他认同。
“顾我知音少,逢君著眼高”两句,诗人感慨自己平日里知音难觅,而陆伯仁却能慧眼识珠,给予高度评价,这让他深感欣慰。接下来,“江山成疾锢”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才华未被广泛认可而产生的郁结,仿佛江山之大也无法容纳他的才情。然而,“笑语破愁牢”又通过轻松的交谈暂时驱散了这些忧虑。
最后两句“勿浪相镌切,姑从痒处搔”,诗人恳求陆伯仁不必过于严厉批评,而是能如挠痒般恰到好处地指出自己的不足,这是对朋友真诚交流的期待,也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知音的感激,又有对自己创作的反思,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和艺术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