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微之江陵卧病以大通中散碧腴垂云膏寄之因题四韵》
《闻微之江陵卧病以大通中散碧腴垂云膏寄之因题四韵》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已题一帖红消散,又封一合碧云英。

凭人寄向江陵去,道路迢迢一月程。

未必能治江上瘴,且图遥慰病中情。

到时想得君拈得,枕上开看眼暂明。

(0)
注释
已题:已经书写。
一帖:一封书信。
红消散:红色的墨迹褪去。
碧云英:一种草药,此处指代治疗疾病的药物。
凭人:委托人。
江陵:地名,古代城市,今湖北荆州。
迢迢:形容路途遥远。
一月程:一个月的行程。
未必:可能不,不一定。
江上瘴:江边的湿热疫气。
遥慰:从远方给予安慰。
病中情:生病时的情感,指病人的忧虑和不安。
拈得:拿起,拿到。
枕上:躺在床上。
眼暂明:眼睛暂时明亮,形容看到书信或药物时的喜悦与希望。
翻译
我写了一封书信,红色的墨迹已经褪去,又装封了一包碧绿色的草药。
请托人带到江陵去,路途遥远,大约需要一个月的行程。
这可能不一定能治愈江边的瘴气之病,但希望能从远方给你带来些许安慰。
当你收到时,想象你躺在床上打开来看,那一刻,你的双眼或许会因惊喜而明亮起来。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病中的关心和慰问之情。诗中“已题一帖红消散, 又封一合碧云英”两句,描绘了诗人为病中的朋友所准备的药物,一种是红色的消渴散,一种是碧云英膏,分别寄托着治疗身体和精神的关怀。

“凭人寄向江陵去,道路迢迢一月程”这两句,则写出了药物的传递过程,以及从诗人所在地到达朋友所在的江陵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不仅展示了空间上的距离,也隐含着时间上的等待和期待。

“未必能治江上瘴,且图遥慰病中情”这里表达了一种谦逊与关切之情,即使药物可能无法完全治疗朋友的疾病,但寄送这些药物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

最后,“到时想得君拈得,枕上开看眼暂明”则是诗人对朋友在收到药物后的场景进行了一种美好设想:朋友在病中得到这份关心,哪怕只是短暂的清醒,也让诗人感到欣慰。这里通过“拈得”和“枕上开看”的细节描写,更强化了情感上的交流与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药物、空间距离和时间流逝的精细刻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和对朋友疾病的关心,以及通过物品传递情感的温馨。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送高处士归丰邑别墅

不及西京盛,空知鄠杜间。

衣冠为我累,丘壑羡君还。

陇麦逢春秀,林花着雨斑。

鸡豚社下醉,多与谢南山。

(0)

寄王二十

累累烦书札,悠悠感别离。

平生义缱绻,相忆路逶迤。

羁旅老将至,江湖天一涯。

佯狂人事绝,乘兴尔难期。

(0)

寄范佑之

吾子世罕识,他时醒亦狂。

由来韵高逸,固自得轩昂。

阮籍哭道路,接舆歌凤凰。

之人亦岂病,相叹不能忘。

(0)

怀陈州旧居所种桐寄黄翁

忽忆南轩树,春风空复来。

陈亡韶已矣,孔老凤悠哉。

不作沟中断,应随爨下灰。

旧居阡陌并,君到为徘徊。

(0)

西域请平三首·其三

单于贪汉物,中国避天骄。

赐予金银贵,行来玉帛遥。

悲伤贾太傅,慷慨霍嫖姚。

恸哭辞新第,英雄未可招。

(0)

汉武帝二首·其一

武帝固英雄,总揽皆轶材。

南并桂林地,北守单于台。

军费累万金,马迹穷九垓。

时独卜大夫,规规输其财。

忠义岂不然,告缗自此开。

茫茫文景后,田野卒污莱。

孰谓将相谋,竟贻黔首哀。

晚悟富民侯,后时信悠哉。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