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闻戎马入,辄有国殇诗。
多垒非吾责,亡民痛尔为。
请缨惭肉食,无敌怪王师。
闻道临洮野,天阴战骨悲。
屡闻戎马入,辄有国殇诗。
多垒非吾责,亡民痛尔为。
请缨惭肉食,无敌怪王师。
闻道临洮野,天阴战骨悲。
这首诗名为《国殇》,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诗中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切忧虑与对无辜百姓的同情。
首句“屡闻戎马入”,开篇即点明了战争频仍的背景,暗示了国家动荡不安的局面。接着,“辄有国殇诗”一句,表明诗人对于战争带来的悲剧性后果有着深刻的体悟和感怀,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牺牲者的哀悼之情。
“多垒非吾责,亡民痛尔为”两句,诗人以旁观者的身份自谦,表示自己虽非直接参与战争,但对因战争而失去生命的无辜民众深感痛心。这里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请缨惭肉食,无敌怪王师”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战争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他对自己未能亲自上阵杀敌感到惭愧,另一方面,对朝廷军队在面对敌人时缺乏战斗力或策略感到疑惑和不解。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战争本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最后,“闻道临洮野,天阴战骨悲”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通过想象临洮战场上的景象,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强烈谴责和对逝去生命的深切哀悼。这里的“天阴战骨悲”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给大地带来的阴霾和悲伤,强化了诗人对战争的批判态度。
综上所述,《国殇》一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对无辜生命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的向往,是一首具有强烈人文关怀色彩的佳作。
驱马国西门,整驾城南端。
出宿指宾馆,饮饯临河干。
中道逢嘉友,谁云行路难。
四海皆兄弟,况是平生欢。
赠我锦绣段,佩之当衿鞶。
上缕胶与漆,下绘芝与兰。
芝兰芳不歇,胶漆情无殚。
愿为双飞凫,随君千里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