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影红迟,柳苞黄遍。纤云弄日阴晴半。
重帘不卷篆香横,小花初破春丛浅。
凤绣犹重,鸭炉长暖。屏山翠入江南远。
醉轻梦短枕闲敧,绿窗窈窕风光转。
阶影红迟,柳苞黄遍。纤云弄日阴晴半。
重帘不卷篆香横,小花初破春丛浅。
凤绣犹重,鸭炉长暖。屏山翠入江南远。
醉轻梦短枕闲敧,绿窗窈窕风光转。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早春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欣赏。
"阶影红迟,柳苞黄遍。纤云弄日阴晴半。" 这几句勾勒出初春时节的特有景色:阳光在台阶上投下温暖的红影,柳絮如烟,随风飘扬;天空中薄云游走,与太阳游戏,带来一天之中的阴晴变化。
"重帘不卷篆香横,小花初破春丛浅。" 诗人笔下的室内景象同样生动:厚重的窗帘轻柔地飘拂,不需要卷起,因为室内已经弥漫着淡雅的香气;而户外,小花刚刚绽放,春天的绿意初现。
"凤绣犹重,鸭炉长暖。屏山翠入江南远。" 这里写到了精美的织物和温暖的生活:精致的凤凰图案的织品仍旧华丽,火炕(古代取暖设备)持续散发着舒适的温度;而远处,屏风般的山峦碧绿入画,与江南的远景相呼应。
"醉轻梦短枕闲敧,绿窗窈窕风光转。" 诗人在描绘一种悠闲自得的情境:或许是微醺后的一场短暂而甜美的梦,头枕着柔软的靠垫,享受着安逸;窗外绿意盎然,轻风穿过,带来了自然界的清新。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色的描写和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珍视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
二十年来南浦客,八千里外锦城仙。
水边送别秋风早,马上怀人夜月圆。
载酒渡江怜往日,听猿出峡定何年。
只今飘泊桑乾曲,西望酣歌一惘然。
雩阳政诵蔼如泉,犹觉高风早爱贤。
綵轴远烦千里寄,银钩惊见一诗传。
池边洗墨云生石,花底鸣琴月照弦。
坐想才名嗟濩落,愁心先寄峡中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