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晴云拥碧峦,清分秋影落江干。
何人冥坐长松下,苍翠满身生薄寒。
霭霭晴云拥碧峦,清分秋影落江干。
何人冥坐长松下,苍翠满身生薄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哲思之深。
首句“霭霭晴云拥碧峦”,以轻柔的云彩簇拥着青翠的山峦,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这里的“霭霭”形容云雾轻柔,“晴云”则暗示了阳光的明媚,与“碧峦”相映成趣,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次句“清分秋影落江干”,描绘了秋日的光影洒落在江边的情景。这里的“清分”不仅指光线的清晰,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层次感。
接着,“何人冥坐长松下”,诗人将视线转向了画面中的一位隐士,他静静地坐在古老的松树之下。这不仅是对人物的描绘,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探索,暗示了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最后,“苍翠满身生薄寒”,描述了这位隐士虽然身处苍翠之中,但依然感受到一丝寒意。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深度,也寓意着即使在美好的环境中,内心也可能存在某种孤独或思考的寒意,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轻烟逗雨。把阵阵柔风,低萦庭树。
草色乍芳,梅影初斜消几许。
春莺早暗惊时序,上元也、无端来去。
鸭香蕙翠,鹊声弄喜,画阑私语。渐近。
飞花引燕,帘前舞、又惹人添离句。
■锁星残,玉胆瓶欹银屏晚,松梢月冷浮清露。
浅寒淡、碧云横暮。知见红绿争妍,总堪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