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烟逗雨。把阵阵柔风,低萦庭树。
草色乍芳,梅影初斜消几许。
春莺早暗惊时序,上元也、无端来去。
鸭香蕙翠,鹊声弄喜,画阑私语。渐近。
飞花引燕,帘前舞、又惹人添离句。
■锁星残,玉胆瓶欹银屏晚,松梢月冷浮清露。
浅寒淡、碧云横暮。知见红绿争妍,总堪愁处。
轻烟逗雨。把阵阵柔风,低萦庭树。
草色乍芳,梅影初斜消几许。
春莺早暗惊时序,上元也、无端来去。
鸭香蕙翠,鹊声弄喜,画阑私语。渐近。
飞花引燕,帘前舞、又惹人添离句。
■锁星残,玉胆瓶欹银屏晚,松梢月冷浮清露。
浅寒淡、碧云横暮。知见红绿争妍,总堪愁处。
这首《绛都春·上元后》由明代诗人沈宜修所作,描绘了上元节过后,春意渐浓的景象。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中的自然之美与人的思绪。
“轻烟逗雨”,开篇即以轻柔之景引入,烟雨朦胧,为整个画面铺垫了一层淡淡的诗意。接着,“把阵阵柔风,低萦庭树”,春风轻拂,环绕着庭院中的树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草色乍芳,梅影初斜,描绘了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的景象,色彩鲜明而生动。
“春莺早暗惊时序”一句,通过莺鸟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反应,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上元节的热闹已过,但春的气息并未完全消散,鸭香蕙翠、鹊声弄喜,这些细节描绘了春天特有的生机与活力,以及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渐近。飞花引燕,帘前舞、又惹人添离句。”随着春天的到来,飞花引燕,似乎在提醒人们时光的流转,帘前的舞蹈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触动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引发思绪万千。
“■锁星残,玉胆瓶欹银屏晚,松梢月冷浮清露。”这一段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星月交辉,玉瓶倾斜,银屏映照,松梢月冷,清露飘洒,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静好。
“浅寒淡、碧云横暮。知见红绿争妍,总堪愁处。”最后两句,诗人将目光投向了远方,碧云横暮,暗示着夜幕即将降临,而红绿争妍则展现了春天的繁华与生机。然而,在这美好的背后,诗人似乎也感到了一丝淡淡的忧愁,或许是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或是对生活琐碎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吾宗神秀裔,二仲最翩翩。
桂树燕山并,棠花易水联。
名园邻北郭,别墅带南阡。
曙听钩辀去,昏驰叱拨旋。
妖童携筚篥,冶女竞鞦韆。
远寺投清磬,长堤簇画船。
清风贻赋颂,白雪和诗篇。
徐干才名著,陈遵翰墨传。
茅容肠郁结,王粲思飞鶱。
屡入华阳社,俄空碣石筵。
河梁愁绪促,海国梦魂牵。
意气长虹拆,襟期片月悬。
放怀丹壑近,回首碧云偏。
灞岸重登日,阳关乍出年。
吴田初放鹤,越岫正啼鹃。
日夜相思切,瑶琴抱绝弦。
十五卢家女,歌喉绕画梁。
西邻窥宋玉,东壁住王昌。
画态真真似,诗才盼盼长。
玲珑声窈窕,静婉质轻扬。
月下红妆丽,风前翠袖狂。
玉卮含国色,金盒贮天浆。
解佩逢交甫,更衣逐李郎。
终须募摩勒,致汝郁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