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压板桥玉皱,人隔寺墙香透。
昨朝花下约同游,散春愁。
准趁平芜携手,还傍粉帘赊酒。
今朝细雨太绵绵,且高眠。
梅压板桥玉皱,人隔寺墙香透。
昨朝花下约同游,散春愁。
准趁平芜携手,还傍粉帘赊酒。
今朝细雨太绵绵,且高眠。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赏梅的雅致情景与细腻情感。首句“梅压板桥玉皱”,以“玉皱”形容梅枝被雪压弯的姿态,形象生动,展现出冬末春初时节梅花与冰雪共存的独特景象。次句“人隔寺墙香透”,通过嗅觉的描绘,表现了梅花香气的浓郁与扩散,即使隔着寺墙也能感受到其芬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昨朝花下约同游,散春愁。”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梅花盛开时相约赏花,借此消解心中的愁绪,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境。接着,“准趁平芜携手,还傍粉帘赊酒”,预想今日若能如约前往,将与友人漫步于广阔的草地间,手牵手享受春光,随后在梅花环绕的酒肆中畅饮,进一步深化了友情与自然美景的交融。
最后,“今朝细雨太绵绵,且高眠。”描述了因细雨连绵,赏梅之行未能成行,于是选择在家高枕而眠,享受片刻宁静。这种无奈而又略带洒脱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面对不如意时的豁达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赏梅活动的全过程,从约游到未果,再到借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琐事的淡然态度。
南荒春较早,上朔日常暄。
陡地风声恶,连天海气昏。
夭桃与其媚,旨酒即之温。
摸索吾胸次,熙熙自一元。
君为九江行,意有风雨快。
维舟玉溪畔,未割故人爱。
停杯一问我,请以所闻对。
九江万事好,赏咏看前辈。
岩岩匡俗庐,顶踵极高大。
其中藏曲折,愿勿遗琐碎。
烟波湓浦游,风月庾楼会。
以兹供笔砚,安得有芜累。
矧君著幽禅,直欲入三昧。
饱参山南北,毋问人显晦。
归来亦何云,圣处果何在。
要知方策间,即有文字外。
我今如是说,初不堕荒怪。
屋漏实临之,斯言尚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