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雨初至,中庭树交翻。
幽人整冠带,喜见雷电存。
积润泻河汉,馀滋被邱原。
鱼龙倘可活,蛙黾谁嫌喧。
稍稍秋欲变,微凉入前轩。
古人致亹亹,吾亦开吾樽。
御叔小丈夫,颇知笑臧孙。
贤愚定谁是,兴尽忽忘言。
海上雨初至,中庭树交翻。
幽人整冠带,喜见雷电存。
积润泻河汉,馀滋被邱原。
鱼龙倘可活,蛙黾谁嫌喧。
稍稍秋欲变,微凉入前轩。
古人致亹亹,吾亦开吾樽。
御叔小丈夫,颇知笑臧孙。
贤愚定谁是,兴尽忽忘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喜雨的喜悦之情,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思。首句“海上雨初至,中庭树交翻”以海上的雨水初降,庭中树木随风翻动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雨的到来。接着,“幽人整冠带,喜见雷电存”则通过一个隐居者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惊喜和敬畏。
“积润泻河汉,馀滋被邱原”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雨水比作从天而降的河水,滋润着丘陵原野,展现了雨水的丰沛与广袤影响。接下来,“鱼龙倘可活,蛙黾谁嫌喧”则表达了对生命复苏的期待,同时也对自然界的声音持开放态度,认为即使是蛙黾的喧闹声也应被接纳。
“稍稍秋欲变,微凉入前轩”描绘了季节的更替,微凉的秋意逐渐渗透到室内,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最后,“古人致亹亹,吾亦开吾樽。御叔小丈夫,颇知笑臧孙。贤愚定谁是,兴尽忽忘言”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智慧的追忆,以及在饮酒畅谈后的豁达与超脱,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在面对自然变化时的平静与超然。
君不能徒步上书献天子,又不能移书帝城结王公。
欲将笔力扛九鼎,纸上有说能平戎。
宣和治极久忘战,羯奴骑马嘶淮甸。
是时犹屯百万师,无人北向放一箭。
大臣搏手知何为,草间公卿儿女啼。
至今谋国无上策,读君断藁令人悲。
君家人物照青汗,曲江犹识胡雏乱。
他年论事要回天,应向荆州寻好汉。
堂堂律师,了无上乘。律彼后生,约束如绳。
我煞叩师,师笑而嘻。曰我无心,法何所依。
以无心故,说持说犯。以无法故,横竖钩贯。
我知是师,说本无说。身心了然,片云孤月。
姜山嵯峨,宛在世外。访师遗踪,惟铁磬在。
片云出山,孤月丽天。铁磬不鸣,声满大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