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搆花宫云与齐,魔今降未鬼悽悽。
古人厌怪君如否,灌口萧条五石犀。
高搆花宫云与齐,魔今降未鬼悽悽。
古人厌怪君如否,灌口萧条五石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而神秘的景象,通过对比高耸入云的花宫与下方的鬼魂,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的氛围。诗人以“古人厌怪君如否”一句,似乎在探讨古人对这种现象的态度,引人深思。结尾“灌口萧条五石犀”,则以灌口的荒凉景象和五石犀的象征,进一步强化了整体的悲凉感。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死、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
谓开明经科,所得学究耳。
谓开制策科,亦祇策士气。
谓开词赋科,浮华益无耻。
持较今世文,未易遽轩轾。
隋唐制科后,变法屡兴废。
同以文章名,均之等废契。
譬如探筹策,亦可得茂异。
狗《曲》出何经,驴券书博士。
所用非所习,祇以丛骂詈。
亦有高材生,各自矜爪觜。
袒汉夸考据,媚宋争义理。
彼此互是非,是非均一鄙。
茫茫宇宙间,万事等儿戏。
作诗一长吟,聊用自娱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