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凋美清松,嘉树颂朱橘。
当其岁寒时,众口亦如一。
岂知风雨来,桃李发艳质。
依然成故蹊,不复念萧瑟。
感此伤浮沈,白眼观天日。
悲风起空山,为我耿纡郁。
后凋美清松,嘉树颂朱橘。
当其岁寒时,众口亦如一。
岂知风雨来,桃李发艳质。
依然成故蹊,不复念萧瑟。
感此伤浮沈,白眼观天日。
悲风起空山,为我耿纡郁。
这首清代赵由仪的《感遇(其一)》描绘了一种对比鲜明的景象。诗人以“后凋美清松”和“嘉树颂朱橘”开篇,赞美了松树和橘树在严冬时节依然保持其美丽和坚韧,即使在众口同声赞美它们的坚贞之时,也未曾因外界的风雨而改变。然而,当春天来临,桃李绽放出鲜艳的花朵,松树和橘树却依然坚守在旧有的小径上,不再理会那些曾经的繁华。
诗人由此感慨人生的沉浮,表达了对世间浮华的冷眼旁观,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悲凉。他感到如同“悲风起空山”,内心充满郁结,无法释怀。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物抒怀,展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深刻理解。
主人朝隐望谁先,卜筑城南地复偏。
服食早知仁者寿,退休前惜大夫贤。
封千户比苍苍竹,亩一钟金上上田。
从此去天才尺五,几时鸡犬亦登仙。
红芳过尽绿阴多,索寞无如长日何。
午影迟留成蕴暑,熏风飘荡作清和。
梦馀欲验松生腹,棋罢真知斧烂柯。
还想高吟酬美景,讼庭岑寂长青莎。
历国向七十,滔滔何日还。
轻赍一剑在,壮节二毛斑。
浮俗风波里,高情天地间。
滞留多愠见,送远愧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