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朝隐望谁先,卜筑城南地复偏。
服食早知仁者寿,退休前惜大夫贤。
封千户比苍苍竹,亩一钟金上上田。
从此去天才尺五,几时鸡犬亦登仙。
主人朝隐望谁先,卜筑城南地复偏。
服食早知仁者寿,退休前惜大夫贤。
封千户比苍苍竹,亩一钟金上上田。
从此去天才尺五,几时鸡犬亦登仙。
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在黄州城南隐居的情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贤者的敬仰。首句“主人朝隐望谁先”点明了主人公的隐士身份,他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或许是在期待着与隐居生活相匹配的宁静与自由。接下来,“卜筑城南地复偏”,描述了选择隐居地点的深思熟虑,城南之地虽偏僻,却能远离尘嚣,享受自然的宁静。
“服食早知仁者寿,退休前惜大夫贤”两句,既体现了对健康长寿的追求,也蕴含了对贤能之人的尊重和珍惜。这里“仁者寿”与“大夫贤”并提,不仅强调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也暗示了隐居生活与高尚人格的内在联系。
“封千户比苍苍竹,亩一钟金上上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隐居的生活状态与自然界的美好景象相联系,以“千户封地”比作“苍苍竹”,以“一亩良田”喻为“金钟”,生动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富足与自在,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最后,“从此去天才尺五,几时鸡犬亦登仙”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对超越世俗、接近仙境的渴望。这里的“天才尺五”形象地描绘了距离天界的近在咫尺,而“鸡犬亦登仙”则预示了隐居生活中的和谐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贤者与自然之美的崇敬之情。
羲和转日毂,北陆鞭穷阴。
天地不自持,年老去如骎。
卉木浩萎垂,江山动萧森。
变化故不干,乐哉此幽寻。
蓬州老摩诘,玉齿锵璆琳。
相携亦忘言,一笑孤云岑。
至人鹫峰来,分坐兹岩深。
摄衣请从之,宛如在中林。
聊欲荐清供,无物致所歆。
端有白月轮,炯然碧潭心。
赏会讵偶然,夙昔谅合簪。
别去莫惨恻,渠无去来今。
当有羲黄人,尝识太古音。
玄冬雪霰零,寒梅吐花白。
皎皎冰玉姿,六出同一色。
佳士开幽轩,于此心境悦。
味澹志愈坚,冰霜励高节。
永言贞素心,千载共孤洁。
几年濒江种松竹,郁郁葱葱蔽江曲。
犹有杨侯旧子孙,更结高亭贮寒绿。
东家杀贼印铸金,西家言事腰胯玉。
一樽径醉我不知,不待招呼风月足。
有客胸中抱经济,才高正患功名促。
閒为清福非吾事,乞与此亭作佳目。
主人再拜不敢让,愿作閒人老林麓。
江平酒熟夜收钓,鸭肥稻香朝坦腹。
此时寄语恶长官,勿遣追胥骇僮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