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泽根移远,谢庭色更幽。
何期丛菊日,忽掷纫兰秋。
绿叶阶前润,丹茎畹里抽。
会须勤折佩,披拂暗香浮。
楚泽根移远,谢庭色更幽。
何期丛菊日,忽掷纫兰秋。
绿叶阶前润,丹茎畹里抽。
会须勤折佩,披拂暗香浮。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其伟对友人黎茂才赠予丫兰的回赠之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丫兰的生长环境与特质,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珍贵礼物的感激之情。
首先,“楚泽根移远,谢庭色更幽”,这两句以“楚泽”和“谢庭”为背景,分别象征着远方和高雅的环境,暗示丫兰的来源与生长之地,同时强调了其环境的清幽与高洁。通过“移远”和“色更幽”的对比,展现了丫兰从遥远之地移植而来,却依然保持其原有的清丽与高雅。
接着,“何期丛菊日,忽掷纫兰秋”,这两句运用了时间的转折,将丫兰与菊花、兰草进行对比,突出了丫兰在秋季绽放的独特之美。这里的“何期”表达了意外与惊喜,而“忽掷纫兰秋”则生动地描绘了丫兰在秋天突然绽放的情景,仿佛是大自然特意安排的一场美丽表演。
然后,“绿叶阶前润,丹茎畹里抽”,这两句细致地描绘了丫兰的生长状态。绿叶与丹茎的对比,不仅展现了丫兰的生机勃勃,还寓意着生命力的旺盛与色彩的丰富。阶前与畹里的位置,进一步强调了丫兰生长环境的适宜与尊贵。
最后,“会须勤折佩,披拂暗香浮”,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丫兰的喜爱与珍视。诗人希望经常采摘丫兰作为佩饰,不仅因为其美丽的外观,更因为其散发的“暗香”——一种难以言喻的香气,象征着丫兰内在的高雅与芬芳。这不仅是对外在美的欣赏,更是对内在品质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丫兰生长环境、外在形态及内在品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礼物的珍视与感激,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美与高洁品格的追求与赞美。
千界皆烦恼,吾来偶现身。
狱囚哀浊世,饥溺为斯人。
诸圣皆良药,苍天太不神。
万年无进化,大地合沉沦。
人道祗求乐,天心惟有仁。
先除诸苦法,渐见太平春。
一一生花界,人人现佛身。
大同犹有道,吾欲度生民。
廿年抱宏愿,卅卷告成书。
众病如其已,吾言亦可除。
人天缘已矣,轮劫转空虚。
悬记千秋事,医王亦有初。
不见明居士,空山但寂寥。
白莲吟次缺,青霭坐来销。
泉冷无三伏,松枯有六朝。
何时石上月,相对论逍遥。
好读高僧传,时看辟谷方。
鸠形将刻杖,龟壳用支床。
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
北窗桃李下,闲坐但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