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同心岂偶然,琴诗应许我随肩。
情如白雪宜三弄,眼见青山又几篇。
明月精神无梦扰,浮萍身世任风牵。
何时茅屋烟霞里,磨剑归来趁壮年。
千里同心岂偶然,琴诗应许我随肩。
情如白雪宜三弄,眼见青山又几篇。
明月精神无梦扰,浮萍身世任风牵。
何时茅屋烟霞里,磨剑归来趁壮年。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首联“千里同心岂偶然,琴诗应许我随肩”开篇即点出与友人之间跨越千里的深厚情谊,如同琴瑟合鸣,诗文相随,形象地描绘了心灵契合的美好画面。
颔联“情如白雪宜三弄,眼见青山又几篇”运用比喻手法,将情感比作洁白的雪,需要反复品味(三弄),而眼前所见的青山则如同一篇篇诗文,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寓含着对人生经历的回顾与思考。
颈联“明月精神无梦扰,浮萍身世任风牵”进一步深化主题,以明月象征纯净的精神世界,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而“浮萍身世”则暗示了人生的飘泊不定,但“任风牵”又显示了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
尾联“何时茅屋烟霞里,磨剑归来趁壮年”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希望在远离尘嚣的茅屋中,磨砺自我,待到壮年时归来,寓意着在宁静中积蓄力量,期待着未来的成就与辉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老作星沙守。
问今年、平头六十,翁还知否。
暑葛霜砧都历遍,还著回旋舞袖。
奚所用、皤然一叟。
欲觅金丹驻颜色,纵铁鞋、踏破终无有。
空自诧,不龟手。
西风又近中秋候。
记相将、桂华开未,月儿圆又。
弧矢四方男子事,争奈灰心也久。
何以报、国恩深厚。
了却官痴归去好,有竹窗、蓬户生涯旧。
姑一笑,付杯酒。
黄梅过雨,望隔林、一缕长烟浮碧。
亟拥征鞍寻午梦,卧看青山排闼。
扫户风清,拂檐云淡,爽气生萧发。
黄粱惊觉,子规枝上啼彻。
堪羡麦熟蚕成,酒香鸡嫩,风味农家别。
幸有住山供活计,何苦江湖南北。
菊老陶园,瓜荒邵圃,空负干时策。
洛阳三顷,胜如金印六国。
云胡不喜。
得抽脚篮中,安身局外。
世路风涛都历遍,几度眉攒心碎。
八尺滕床,二升粟饭,方寸恢余地。
翻云覆雨,从伊造物儿戏。
不见刻木牵丝,鸡皮鹤发,弄罢寂无事。
随分风光堪领略,聊放疏狂些子。
刘项雌雄,跖颜修短,无彼亦无此。
茅檐高卧,不知春到花底。
浮生如寄,叹征尘驱我,担簦西去。
烟嶂云屏相迎送,几幅鹅溪缣素。
浑汗流金,饮冰漱玉,桃叶呼前渡。
若将有意,道傍一鹭延伫。
细读壁上龙蛇,太丘笔在,更著茶坡句。
樽酒十年今白发,不改江流东注。
胜概难逢,旅怀易动,信美非吾土。
恨无六翮,长风万里高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