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其七》
《感事·其七》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师未多鱼遂漏言,如何此事竟推袁?

柏人谁白孱王罪?改子终伤慈母恩。

金玦厖凉含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

五洲变法都流血,先累维新案尽翻。

(0)
鉴赏

这首诗《感事(其七)》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与感慨。

首联“师未多鱼遂漏言,如何此事竟推袁?”以“师未多鱼”暗喻智者未得善果,却因不慎泄露机密而遭致不利,引出对事件结果的疑问,为何如此重要的事情最终归咎于袁某?

颔联“柏人谁白孱王罪?改子终伤慈母恩。”将焦点转向了对权力与亲情的探讨,提出在权力斗争中,无辜之人往往成为牺牲品,无论是为君主辩白还是维护子女,都可能伤害到至亲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颈联“金玦厖凉含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进一步揭示了历史事件中的隐痛与冤屈,比喻为“金玦厖凉”,象征着被掩盖的痛苦和不公,而“杯弓蛇影”则形象地描绘了因误解或恐惧而导致的冤枉,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真相的追寻与对正义的渴望。

尾联“五洲变法都流血,先累维新案尽翻。”总结了历史变革中的残酷代价,指出无论是在全球范围内的改革尝试,还是特定历史时期内的革新运动,都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血泪与牺牲,强调了变革过程中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性、权力、正义以及变革的复杂思考,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梦谒顾亭林先生墓得句云芒鞋踏遍七州土竹杖横挑四岳云九州历其七五岳登其四先生语也醒时记忆遂足成之

秋窗忽作通幽梦,载拜亭林有道坟。

落笔便关天下计,跨驴常载古今文。

芒鞋踏遍七州土,竹杖横挑四岳云。

我是越江孤寄客,睡乡聊与奠斜曛。

(0)

湘妃祠

寒藤古木罨双扉,帝子荒祠枕翠微。

黄竹泪枯犹有恨,苍梧龙去竟无归。

神巫江上琼萧曲,山鬼云中蕙带衣。

何事婵媛多太息,骚人哀怨正声希。

(0)

渡鄱阳湖

茫茫左蠡去帆齐,吴楚东南望转迷。

落日一丸平野尽,寒云四面大湖低。

江潮断绝蛟鼍失,风叶纤疏雁鹜栖。

此地自来??满,时清万古息征鼙。

(0)

为巢松序诗竟附寄一律

二十年前小凤凰,曾从席上叹冬郎。

海南犹照艺天焰,河内今瞻治水航。

知有门生来载酒,惜无老辈共登场。

闻君两鬓新沾雪,莫呕心肝向锦囊。

(0)

登滕王阁和子乔

扶病上高阁,子安安在哉。

文成亦有命,老去莫论才。

山色周遭在,江流日夜来。

感君盛意气,凭吊不胜哀。

(0)

登燕子矶俯江亭作歌

我骑白鼋浮江回,江云荡出千蓬莱。

一峰斜掠落江外,飞潮倒泻横江来。

乃知石燕啄江涘,化作危矶屹如此。

涛头激突势更奇,三面㟏岈不能舣。

是时八月暑气收,山色在水秋江秋。

归舟一一点天末,吴中吾友今来不。

须臾涛涌天地愁,江妃十队漫江游。

琉璃堆破银山浮,巉崖失势惨欲流。

坐客不语声啾啾,欲下不下牵衣留。

我登绝顶逸兴发,一饮千钟未肯歇。

危途立足自深稳,气与风涛两冲突。

俯窥岩洞窈复深,解衣欲探蛟螭窟。

此地谁知别有天,渔子江潭自出没。

桃花何必问桃源,携竿坐待山头月。

江潭幽绝共忘机,残芦风定白鸥飞。

他年重证结邻约,起看烟水笼渔矶。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