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及苍松树几寻,花开数点见天心。
俯身伏处茅檐下,未许红尘十丈侵。
不及苍松树几寻,花开数点见天心。
俯身伏处茅檐下,未许红尘十丈侵。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矮小的梅花,与高大的苍松形成对比,展现了梅花的谦逊与高洁。诗人通过“不及苍松树几寻”这一句,巧妙地将矮梅置于松树之下,强调了其体型的矮小,但同时暗示了矮梅虽小,却有着不凡的精神品质。接下来,“花开数点见天心”,不仅描绘了梅花开放时的景象,更寓意着在平凡中透露出的纯净与高远,仿佛能触及天空的心脏,象征着心灵的纯净和高尚。
“俯身伏处茅檐下”一句,进一步描绘了矮梅生长环境的简陋,但它并未因此而屈服或退缩,反而更加坚韧地生长,体现了梅花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最后,“未许红尘十丈侵”,表达了矮梅对世俗尘嚣的隔离与抵抗,它坚守自我,不愿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保持了内心的纯净与独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矮梅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其独特的美和精神品质,也借物喻人,表达了作者对于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向往。矮梅的形象,成为了诗人品格的象征,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坚守自我、追求高洁的精神力量。
里巷传呼府座来,柴门草户亦荣哉。
相忘金鲫忽然跃,惯见白鸥浑不猜。
墨客堵墙观落笔,花神步水出行杯。
定知入奉吾丘计,万一君王访草莱。
身如老桐树,拱把至于今。
阅世已焦尾,无人知苦心。
免随薪爨尽,误被斧斤寻。
曾侍薰风殿,先皇独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