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季弟韵二十首·其十》
《和季弟韵二十首·其十》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天海凭高两杳茫,岂无容地著吾狂。

俗人不惯呼聱叟,明主何曾罪寝郎。

耕富春山能重汉,隐王官谷未忘唐。

自嫌老病疏溪墅,只靠邻僧守竹房。

(0)
翻译
我站在天海边上,视野辽阔而迷茫,难道没有天地容纳我这狂放之人。
世俗之人难以理解我这老者,英明的君主又怎会怪罪我这样的闲散之人。
在富春山中耕作,我心系汉朝的繁荣,即使隐居王官谷,也难忘怀唐朝的辉煌。
我自怨年老多病,更愿远离尘世,只依靠邻近的僧人守护我的竹屋。
注释
杳茫:辽阔而迷茫。
容地:容纳的空间。
聱叟:形容语言艰涩的老者。
罪寝郎:怪罪闲散的人。
富春山:著名的山水胜地。
王官谷:古代官员隐居的地方。
唐:指唐朝。
疏溪墅:简陋的溪边别墅。
竹房:用竹子建造的房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和季弟韵二十首(其十)》。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高洁之境的向往,以及他对于世俗生活的不满和超脱。

"天海凭高两杳茫,岂无容地著吾狂。"

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逃离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天海”象征着广阔无垠,“凭高”则是站立在高处俯瞰天下的姿态,而“两杳茫”则形容远方模糊不清,显示了诗人对于遥远而美好世界的向往。"岂无容地著吾狂"表达了诗人希望找到一个能够包容自己不羁之心的地方。

"俗人不惯呼聱叟,明主何曾罪寝郎。"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对比,即世间的普通人不理解诗人的高洁志向,而历史上的英明君主却能识才而不加罪。这里的“聱叟”指的是耳聋之人,不懂音乐,暗喻那些不能理解诗人之心的人。

"耕富春山能重汉,隐王官谷未忘唐。"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志向与怀念历史。在这里,“耕富春山”意味着在美丽的春天里耕作,以此比喻追求物质上的富足;“能重汉”则是希望能够像古代英雄那样重新创造辉煌业绩。"隐王官谷未忘唐"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伟大时代的怀念,尤其是对唐朝的眷恋。

"自嫌老病疏溪墅,只靠邻僧守竹房。"

最后两句则描写了诗人的晚年境况,“自嫌老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迈多病的自嘲;“疏溪墅”则是指自己的住所远离尘世,环境清幽;"只靠邻僧守竹房"则显示出诗人在晚年依赖于附近寺庙的和尚,以此来维持自己简朴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怀旧,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高洁理想与世俗生活的矛盾,以及对于历史英雄时代的深深向往。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引极三首·其三怀潜君

海浩淼兮汩洪溶,流蕴蕴兮涛汹汹。

下何有兮人不闻,深溢漭兮居潜君。

彼潜君兮圣且神,思一见兮藐无因。

思不从兮空踟蹰,心回迷兮意萦纡。

思假鳞兮鲲龙,激沆浪兮奔从。

拜潜君兮索玄宝,佩元符兮轨皇道。

(0)

郊庙歌辞.中宗祀昊天乐章.肃和

悠哉广覆,大矣曲成。九玄著象,七曜贞明。

圭璧是奠,酝酎斯盈。作乐崇德,爰畅咸英。

(0)

唐受命谶·其五

桃李子,洪水绕杨山。

(0)

邢君才旧宅三怪诗·其三秃帚

头焦鬓秃但心存,力尽尘埃不复论。

莫笑今来同腐草,曾经终日扫朱门。

(0)

离夜二首·其二

凝夜照离色,恐闻啼晚鸦。

前年营雁塞,明月戍龙沙。

曾与五陵子,休装孤剑花。

(0)

江南曲五首·其三

昨暝逗南陵,风声波浪阻。

入浦不逢人,归家谁信汝。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