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七不堪,造物不能令。
从人较痴黠,百负未一胜。
一丘收桑榆,外物听衰盛。
解缨清泠上,稍觉尘土净。
孤飞团团月,似我灵府莹。
偶逢一坳水,即现大圆镜。
杯中见山绿,夜午觉已正。
喧呼众宾欢,嗑嗒四谷应。
新诗带潮湍,浩唱起人定。
褰衣踏清影,藻荇耿深径。
江山有精色,远目不知暝。
欲去还复留,蘋梢惹归艇。
平生七不堪,造物不能令。
从人较痴黠,百负未一胜。
一丘收桑榆,外物听衰盛。
解缨清泠上,稍觉尘土净。
孤飞团团月,似我灵府莹。
偶逢一坳水,即现大圆镜。
杯中见山绿,夜午觉已正。
喧呼众宾欢,嗑嗒四谷应。
新诗带潮湍,浩唱起人定。
褰衣踏清影,藻荇耿深径。
江山有精色,远目不知暝。
欲去还复留,蘋梢惹归艇。
这首诗是一篇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从内容上看,诗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了诗人的审美观念和情感体验。
“平生七不堪,造物不能令。”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人力难以挽回的宿命之感。接着,“从人较痴黠,百负未一胜”则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无奈和自己的处境感到困惑。
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的情绪似乎有了转变:“一丘收桑榆,外物听衰盛。解缨清泠上,稍觉尘土净。”这里,诗人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来领悟世事无常,从而获得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孤飞团团月,似我灵府莹。”这一句,则是对月亮美景的描绘,同时也象征着诗人的心境清明、内心世界的纯净。
以下几句,“偶逢一坳水,即现大圆镜。杯中见山绿,夜午觉已正。”则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和欣赏。在这里,水面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周遭山色的美景,而这也象征着诗人的心境清澈、精神的澄明。
“喧呼众宾欢,嗑嗒四谷应。”这一部分,则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描绘,通过声音的传递来展现大自然之美与生命活力。
接着,“新诗带潮湍,浩唱起人定。褰衣踏清影,藻荇耿深径。”这里,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通过创作新诗和歌唱来表达内心的激动与喜悦,同时也在强调自己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最后,“江山有精色,远目不知暝。欲去还复留,蘋梢惹归艇。”这几句,则是对景色的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在这里,诗人面对美丽的自然景观,不忍离去,但同时也感受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自然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独到见解。
蓬山冠三岛,瀛海渺八荒。
清虚敞神居,鸾凤相翱翔。
黄金为宫阙,白玉为室堂。
琼蕤披藻搆,珠树列绮窗。
扣阈彩烟飞,榜题丹曜光。
灵葩丽曲戺,异药纷翠房。
五芝浥露色,六草迎风香。
中有神仙人,逍遥绿发长。
服之丹霞衣,系以紫云裳。
骖虬谒上帝,羽盖腾龙骧。
徘徊阊阖间,嗽吸沆瀣浆。
拜受三真术,永保四明方。
从此游泰清,延年寿无疆。
鱼目混夜光,荆玉迷瓦砾。
溟鲲搏扶摇,斥鴳困丛棘。
哲士多苦心,微言岂能析。
黄钟久不闻,大雅竟谁力。
之子振玄藻,翩翩起南域。
抗志入云霄,戢羽媚泉石。
游息竹素园,结托丘樊客。
手中握灵蛇,至宝固无敌。
夙昔晤清颜,幽怀契岑寂。
赠我锦绣章,宛转琅玕色。
知君意绸缪,何以报胸臆。
思为中洲鸿,奋起云间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