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招颂补遗九首·其二刊山木》
《招颂补遗九首·其二刊山木》全文
明 / 黄佐   形式: 四言诗

下民昏垫,哀此无告。禹乘四载,随山刊木。

吕梁太岳,底柱析城。于恒于华,于荆于衡。

乃畋于山,乃牧于谷。乃渔乃佃,于渊于陆。

我胼我胝,我思阻饥。奏庶鲜食,惟下民之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禹治水时的艰辛与决心,以及他对民众生活的深切关怀。通过“下民昏垫,哀此无告”开篇,诗人表达了对底层百姓生活困苦的同情,他们生活在洪水泛滥之中,无人求助。接着,“禹乘四载,随山刊木”描述了大禹不畏艰难,四处奔波,砍伐树木以疏导洪水的情景。随后,列举了一系列山名,如吕梁、太岳、底柱、析城、恒山、华山、荆山和衡山,展现了大禹治水所涉及的广阔地域。

“乃畋于山,乃牧于谷。乃渔乃佃,于渊于陆。”这一句则描绘了大禹在治理洪水的同时,还指导百姓如何在山林中狩猎,在山谷中放牧,在水中捕鱼,在陆地上耕种,体现了他全面而细致的治水策略。最后,“我胼我胝,我思阻饥。奏庶鲜食,惟下民之宜。”表达了大禹为了民众的温饱,自己也付出了巨大的辛劳,最终使得百姓能够获得足够的食物,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整首诗通过对大禹治水事迹的叙述,不仅赞扬了他的伟大功绩,也体现了古代诗人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于劳动人民智慧和坚韧精神的赞美。

作者介绍

黄佐
朝代:明

(1490—1566)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猜你喜欢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其二缥缈峰

薙草遥遵鹿兔踪,飞岚拂袖映疏松。

平湖万顷玻璃色,落日千寻缥缈峰。

烟树吴都晴上掌,秋风云梦晚填胸。

无烦咋指伤韩愈,尽有閒情在短筇。

(0)

送李子中养病归·其一

省署辞京邑,庭闱指大梁。

经年违鲤对,即日谢鹓行。

采药春嵩少,萦萝旧草堂。

君无恋脩竹,人拟献长杨。

(0)

湘月.为倪米楼题芦中秋瑟谱

云荒古汊,写愁漪、黯澹一奁秋镜。

棹入芦花明似雪,人坐萧萧寒影。

残叶敲镫,凉枝过笛,霜意添疏鬓。

蘋洲按谱,玉丝风外凄紧。

当日画阁徵歌,旗亭贳酒,冶习消除尽。

小艇招鸥烟水曲,古调而今谁听。

蒲绿裁帆,荷青制笠,结屋成渔隐。

新知最好,浮家有约同订。

(0)

西江月.味窗前红叶

鹃血层层染辨,猩红点点凝芽。窥香蛱蝶错疑花。

绕遍曲栏欲下。晓起最怜着露,晚来尤爱笼霞。

挽将春色到山家。不怕西风吹谢。

(0)

阮郎归三首·其二

香残醉浅正无憀,轻寒透薄绡。

谢家池馆坐清宵,桐花如雨飘。

弦月下,粉痕娇,倚阑听玉箫。

明河影里路迢迢,漏长飞梦遥。

(0)

满江红.洗肠池瀑布

翠碧苍崖,谁散却、夜珠千斛。

凝望处,素涛如练,乱飞寒玉。

尘世百年肠欲洗,空山六月肌生粟。

甚天台,华顶石梁奇,人闲独。樵唱断,松风续。

猿啸罢,琴声促。恍银虬出海,搅翻林谷。

老树阴阴临槛冷,飞花点点随流曲。

更须携、茶灶酒瓢来,和云宿。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