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古得名谁与齐,白头南国尚凄凄。
漆书已负成蝌蚪,石鼓空传出宝鸡。
半夜旅魂山塔静,百年春梦□□低。
湖山怪尔归何晚,直待花残杜宇啼。
学古得名谁与齐,白头南国尚凄凄。
漆书已负成蝌蚪,石鼓空传出宝鸡。
半夜旅魂山塔静,百年春梦□□低。
湖山怪尔归何晚,直待花残杜宇啼。
这首明代易恒的《挽吴孟思》表达了对故友吴孟思深深的哀悼之情。首句“学古得名谁与齐”,赞扬了吴孟思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和声名,暗示他的学问深厚,无人能及。然而,“白头南国尚凄凄”则描绘了他晚年身处南方,仍然感到孤独凄凉的境况。
接下来,“漆书已负成蝌蚪,石鼓空传出宝鸡”借用了古代典故,暗示吴孟思的学术研究未能得到应有的传承,如漆书蝌蚪文般难以解读,石鼓文的真迹也未能在他生前流传开来,流露出一种遗憾和惋惜。
“半夜旅魂山塔静,百年春梦□□低”进一步渲染了吴孟思的离世,将他的灵魂比喻为在静寂山塔中的旅魂,春梦已逝,生命终将消散。此处的“□□”可能是原诗缺失的部分,但可以想象是形容梦境消沉或低落的词语。
最后两句,“湖山怪尔归何晚,直待花残杜宇啼”,以湖光山色和杜鹃鸟的啼鸣作为挽歌的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过早离世的感叹,责怪自然为何不让他多停留片刻,直到花落春残,杜鹃悲啼,才让他的离去显得更加凄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吴孟思一生学术成就的回顾和对他离世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和对学术传承的感慨。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奉诏登左掖,束带参朝议。
何言初命卑,且脱风尘吏。
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当时非不遇,尚无过斯位。
况余蹇薄者,宠至不自意。
惊近白日光,惭非青云器。
天子方从谏,朝廷无忌讳。
岂不思匪躬,适遇时无事。
受命已旬月,饱食随班次。
谏纸忽盈箱,对之终自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