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军人在严寒天气中行军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中的凄凉与孤独。开篇“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两句,设定了背景:在连绵的雨雪中,一位士兵穿越陇西的崎岖之地,他的心情随着自然环境而愈发沉重。
接下来的“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则透露出战争的痕迹。狐迹与马蹄不仅是战场上的常见景象,也反映出军旅生活的艰辛和孤寂感。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强化了战争氛围。旗帜在严寒中失去了往日的鲜明色彩,鼓声也因大地的沉默而变得低沉,这一切都传达出一种萧瑟与沮丧。
最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迷茫。愁云如同士兵的心绪一般弥漫开来,而“苍苍别路迷”则暗示着战争中的分离与迷失,让人读之感到一丝沉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战争带来的荒凉和个人的情感困顿。
鸣佩下紫霄,岩岩府中趋。
冠盖灿以繁,群吏肃前隅。
晨风振远楹,宿鸟鸣高梧。
起步忽不惬,叹此中怀孤。
杨雄草太玄,相如奏子虚。
执戟亦云晚,游梁意何迂。
西京有七贵,黄金步天衢。
朝欢浃车马,夕燕纷笙竽。
富贵讵可常,为乐亦须臾。
嗟彼荣华观,耽此寂寞涂。
取舍一何戾,志各有所须。
烈士多苦心,斯言良不诬。
归来乎山中,他乡莫久滞。
君莫虑无衣,山中有萝薜。
归来乎山中,他乡莫久系。
君岂虑无舟,山中有兰桂。
归来乎山中,他乡莫久延。
君岂虑无饮,山中有甘泉。
归来乎山中,他乡莫久羁。
君岂虑无玲,山中有紫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