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自高爽,更上百尺楼。
月华出万象,独以寸目收。
寒光增灏气,山影接江流。
相从更几日,醉赏同一瓯。
诸君有大志,应销别去愁。
衣食才足守坟墓,记取龙钟马少游。
西山自高爽,更上百尺楼。
月华出万象,独以寸目收。
寒光增灏气,山影接江流。
相从更几日,醉赏同一瓯。
诸君有大志,应销别去愁。
衣食才足守坟墓,记取龙钟马少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登高望远,赏月忘返的画面。诗人先以“西山自高爽”开篇,既展示了山势雄伟,又表达了登临之志,更上百尺楼,则是为了更广更远地观赏景色。接着,“月华出万象”,突出了夜晚的宁静与月亮的明丽,“独以寸目收”,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专注而细腻地观察月色的情景。
“寒光增灏气”和“山影接江流”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清冷的氛围以及自然景物之间的和谐统一。诗人的朋友们共同享受这一刻的美好,“相从更几日,醉赏同一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忘却时光的心境。
最后两句“诸君有大志,应销别去愁”是对友人的一种勉励和期望,而“衣食才足守坟墓,记取龙钟马少游”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满足以及对往昔游历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高远志向的精神面貌,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泊明志、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居山不出山,日饭鲜盐酪。
野菜芼山米,欢若屠门嚼。
苍苍百岁翁,常如一日乐。
人劝出山住,掉头终弗诺。
子孙入市门,卖薪食羹臛。
归来举糜杯,持匕意自恶。
市门负薪飧,滋味固甚薄。
甘脆前方丈,入腹毒于药。
山翁意甚长,慎无厌澹泊。
西北秋风动碧云,经年忽忽惨离群。
去辞北阙投新绶,归老东山缀旧文。
诗遇惠连须长价,书从阿买可张军。
平生胜理思悬解,糟粕徒观愧运斤。
平生荣遇更谁如,窃位妨贤四纪馀。
昔冠北门诸学士,今先南省六尚书。
演纶岂有文章称,调鼎仍惭绩效疏。
弭役销兵恨无策,退朝长是闭门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