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外雨丝丝,将恨和愁都织。
玉骨西风添瘦,减尊前歌力。
袖香曾枕醉红腮,依约唾痕碧。
花下凌波入梦,引春雏双鶒。
雁外雨丝丝,将恨和愁都织。
玉骨西风添瘦,减尊前歌力。
袖香曾枕醉红腮,依约唾痕碧。
花下凌波入梦,引春雏双鶒。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开篇"雁外雨丝丝,将恨和愁都织",通过细雨如织的意象,将内心的怅惘和哀愁比喻为一件精致的织品,这种描写手法给人以深刻的情感体验。
接着"玉骨西风添瘦,减尊前歌力",诗人通过对自己身体(玉骨)的形容,表达了在秋风中渐渐消瘦的身躯,以及过去歌唱时的热情和力量现在已大不如前,这里蕴含着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袖香曾枕醉红腮,依约唾痕碧"一句,则是诗人对往昔生活中细微之美的回忆。这里的“袖香”暗示了一种私密而温馨的情境,而“枕醉红腊”则让读者联想到夜晚的温存与梦境,"依约唾痕碧"更是对那份温柔记忆的一种渲染。
最后两句"花下凌波入梦,引春雏双鶒",诗人似乎已然沉浸于一片幻想之中。"花下凌波"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超脱尘世的轻盈,而“入梦”则是对现实与理想交织的一种表达;"引春雏双鶒",则像是诗人在梦境中寻找着年少时那份纯真无邪的情怀和欢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情的抒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丰富,是一首蕴含深意、情感丰沛的佳作。
新燕新燕何不定,东家绿池西家井。
飞鸣当户影悠扬,一绕檐头一绕梁。
黄姑说向新妇女,去年堕子污衣箱。
已能辞山复过海,幸我堂前故巢在。
求食慎勿爱高飞,空中饥鸢为尔害。
辛勤作窠在画梁,愿得年年主人富。
西江运船立红帜,万棹千帆绕江水。
去年六月无稻苗,已说水乡人饿死。
县官部船日算程,暴风恶雨亦不停。
在生有乐当有苦,三年作官一年行。
坏舟畏鼠复畏漏,恐向太仓折升㪷。
辛勤耕种非毒药,看著不入农夫口。
用尽百金不为贵,但得一金即为利。
远徵海稻供边食,岂如多种边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