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诸生往杭州时吴提学檄选诸生听讲三首·其三》
《送诸生往杭州时吴提学檄选诸生听讲三首·其三》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无言夫子教当年,不道无言是妙传。

千古路头须问讯,浮云消尽见青天。

(0)
鉴赏

这首诗《送诸生往杭州时吴提学檄选诸生听讲三首(其三)》由明代诗人林光所作,通过“无言”二字,巧妙地传达了教育的深意与智慧。

首句“无言夫子教当年”,以“无言”二字开篇,引出对古代教育方式的思考。在古代,教育往往不依赖于言语的直接传授,而是通过行为示范、情境体验等方式,让学生在无形中领悟知识和道理。这里的“夫子”泛指古代的老师或教育者,通过“无言”的方式,强调了教育的深远影响和内在的启示力量。

次句“不道无言是妙传”,进一步阐述了“无言”的教育方法并非简单的沉默,而是一种高超的传授艺术。它暗示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在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引导他们自我发现和成长的过程。

后两句“千古路头须问讯,浮云消尽见青天”,则将教育的深远意义扩展至更广阔的时空维度。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千古路头”象征着历史长河中的教育之路,“问讯”意味着探索和求知的精神。“浮云消尽见青天”则是对教育最终目标的描绘——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去除心中的迷雾(浮云),达到心灵的自由和智慧的高峰。这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成长,也寓意着教育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无言”教育方式的探讨,表达了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心智、引领成长,而非仅仅传授知识。它鼓励人们在教育的过程中保持谦逊、勇于探索,最终实现自我超越和心灵的解放。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赵浚谷自德州赴山西巡抚即韵寄赠

节钺寄专征,并州古镇城。

令行传阵肃,恩激顾身轻。

一剑齐中出,孤吟塞上行。

文雄经武略,谁解得兼名。

(0)

移崆峒山庄

嗜寂能安土,移栖欲近田。

还因数椽旧,得此一区偏。

墙短从山入,庭虚待月悬。

宁知师俭意,于分且宜然。

(0)

次三符翁韵·其三

红紫曾看上苑花,艳香殊态聚皇家。

六郎何事辞华屋,也向山居对暮霞。

(0)

题周应宿母金氏易饮亭

设浆亦未过为奇,饥渴由来共有之。

但遣儿孙常记取,慇勤岂用路人知。

(0)

东廓公用石屋公韵见贻次答·其四

莫叹浮云与逝川,自家风月落谁边。

泣麟已后千馀岁,喜猎曾惊十二年。

(0)

彭石屋山约成·其五

架上常封三万卷,枕边惟傍五千文。

人来问学无言对,兴到吟诗有鸟闻。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