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浆亦未过为奇,饥渴由来共有之。
但遣儿孙常记取,慇勤岂用路人知。
设浆亦未过为奇,饥渴由来共有之。
但遣儿孙常记取,慇勤岂用路人知。
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对后人的教诲。"设浆亦未过为奇,饥渴由来共有之",诗人以“浆”代指饮食,表达出待客之道,即使简单的一餐,也能体现主人的用心与热情,并不因食物的丰盛与否而改变其价值。这里“过为奇”强调的是,好客之心不应因物质的多少而有所变化,体现了朴素而真挚的待人之道。
接着,“但遣儿孙常记取,慇勤岂用路人知”,诗人转而对子孙后代提出期望,希望他们能记住这份待人接物的真诚与热情,无论对待亲人还是陌生人,都应保持同样的态度。这里的“慇勤”不仅指待客的热情,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人际关系的尊重。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后辈品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对社会和谐美好风气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活化的场景切入,寓教于乐,既是对当下待人接物之道的提倡,也是对后人品德教育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视和追求。
夏君画竹如画龙,毛君赠我胜鼎钟。
閒来为扫百十字,天风吹落双芙蓉。
凉飘乱叶声飒飒,光生四壁秋溶溶。
户外竞走侯王驾,看竹问字开心胸。
安知凤兮歌楚客,但见鸟迹凌斯邕。
书罢烦将报明府,莫比杜甫题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