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不作河东吼,神岳如从西土还。
已见锦衣雄虎帐,共贤彤陛犯龙颜。
铜颅独举寒威重,金斗高悬正气殷。
猛兽尽潜清兔夜,妖狸无跳白狼山。
平川不作河东吼,神岳如从西土还。
已见锦衣雄虎帐,共贤彤陛犯龙颜。
铜颅独举寒威重,金斗高悬正气殷。
猛兽尽潜清兔夜,妖狸无跳白狼山。
这首诗描绘了狮子峰的壮丽景象与独特的自然风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赞美之情。
首联“平川不作河东吼,神岳如从西土还”,以平川与神岳的对比,赋予狮子峰以超凡脱俗之感。平川的宁静与河东的咆哮形成鲜明对比,而神岳仿佛是从遥远的西方归来,增添了神秘与庄严的气息。
颔联“已见锦衣雄虎帐,共贤彤陛犯龙颜”,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山峰比作穿着锦衣的雄壮将领,与皇帝的宫殿相对应,暗示了狮子峰的雄伟与尊贵,同时也表达了对山峰的敬畏之情。
颈联“铜颅独举寒威重,金斗高悬正气殷”,进一步描绘了狮子峰的凛然之气。铜颅象征着山峰的坚硬与冷峻,金斗则代表了山峰的高耸与光芒,两者结合,展现了狮子峰的威严与正气。
尾联“猛兽尽潜清兔夜,妖狸无跳白狼山”,通过猛兽的隐匿与妖狸的消失,形象地表现了狮子峰的威慑力,即使在夜晚也能够保持清静与安宁,展现出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狮子峰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景观的壮美,更蕴含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赞美,以及对和谐生态的向往。
暑雨青山里,随风到野居。
乱沤浮曲砌,悬溜响前除。
尘镜愁多掩,蓬头懒更梳。
夜窗凄枕席,阴壁润图书。
萧飒宜新竹,龙钟拾野蔬。
石泉空自咽,药圃不堪锄。
浊水淙深辙,荒兰拥败渠。
繁枝留宿鸟,碎浪出寒鱼。
桑屐时登望,荷衣自卷舒。
应怜在泥滓,无路托高车。
五马临流待幕宾,羡君谈笑出风尘。
身闲就养宁辞远,世难移家莫厌贫。
天际晓山三峡路,津头腊市九江人。
何处遥知最惆怅,满湖青草雁声春。
凤雏联翼美王孙,綵服戎装拟塞垣。
金鼎对筵调野膳,玉鞭齐骑引行轩。
冰河一曲旌旗满,墨诏千封雨露繁。
更说务农能罢战,敢持歌颂庆晨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