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其十一狮子峰》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其十一狮子峰》全文
明 / 卢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平川不作河东吼,神岳如从西土还。

已见锦衣雄虎帐,共贤彤陛犯龙颜。

铜颅独举寒威重,金斗高悬正气殷。

猛兽尽潜清兔夜,妖狸无跳白狼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狮子峰的壮丽景象与独特的自然风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赞美之情。

首联“平川不作河东吼,神岳如从西土还”,以平川与神岳的对比,赋予狮子峰以超凡脱俗之感。平川的宁静与河东的咆哮形成鲜明对比,而神岳仿佛是从遥远的西方归来,增添了神秘与庄严的气息。

颔联“已见锦衣雄虎帐,共贤彤陛犯龙颜”,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山峰比作穿着锦衣的雄壮将领,与皇帝的宫殿相对应,暗示了狮子峰的雄伟与尊贵,同时也表达了对山峰的敬畏之情。

颈联“铜颅独举寒威重,金斗高悬正气殷”,进一步描绘了狮子峰的凛然之气。铜颅象征着山峰的坚硬与冷峻,金斗则代表了山峰的高耸与光芒,两者结合,展现了狮子峰的威严与正气。

尾联“猛兽尽潜清兔夜,妖狸无跳白狼山”,通过猛兽的隐匿与妖狸的消失,形象地表现了狮子峰的威慑力,即使在夜晚也能够保持清静与安宁,展现出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狮子峰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景观的壮美,更蕴含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赞美,以及对和谐生态的向往。

作者介绍

卢宁
朝代:明

卢宁(一五○三—一五六一),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猜你喜欢

洛中三首·其二

不用频嗟世路难,浮生各自系悲欢。

风霜一夜添羁思,罗绮谁家待早寒。

(0)

郊居对雨寄赵涓给事包佶郎中

暑雨青山里,随风到野居。

乱沤浮曲砌,悬溜响前除。

尘镜愁多掩,蓬头懒更梳。

夜窗凄枕席,阴壁润图书。

萧飒宜新竹,龙钟拾野蔬。

石泉空自咽,药圃不堪锄。

浊水淙深辙,荒兰拥败渠。

繁枝留宿鸟,碎浪出寒鱼。

桑屐时登望,荷衣自卷舒。

应怜在泥滓,无路托高车。

(0)

过楼观李尊师

城阙望烟霞,常悲仙路赊。

宁知樵子径,得到葛洪家。

犬吠松间月,人行洞里花。

留诗千岁鹤,送客五云车。

访世山空在,观棋日未斜。

不知尘俗士,谁解种胡麻。

(0)

送崔琦赴宣州幕

五马临流待幕宾,羡君谈笑出风尘。

身闲就养宁辞远,世难移家莫厌贫。

天际晓山三峡路,津头腊市九江人。

何处遥知最惆怅,满湖青草雁声春。

(0)

送李尚书郎君昆季侍从归觐滑州

凤雏联翼美王孙,綵服戎装拟塞垣。

金鼎对筵调野膳,玉鞭齐骑引行轩。

冰河一曲旌旗满,墨诏千封雨露繁。

更说务农能罢战,敢持歌颂庆晨昏。

(0)

感秋别怨

霜秋自断魂,楚调怨离分。

魄散瑶台月,心随巫峡云。

蛾眉谁共画,凤曲不同闻。

莫似湘妃泪,斑斑点翠裙。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